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以信仰和审美成为超越现实,走向未来,积极开放的精神家园。民众的思想是文化研究的关键词,尤其是民俗文化,成为我们认识国家、社会发展的基石。由蔡丰明、程洁、毕旭玲撰写,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上海城市民俗史》一书,是对民俗文化研究的典型突破,它以特殊的理论个性,体现出对于文化关照的新视野。长期以来,我国民俗学学科被人理解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即缺乏学科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从历史文化典籍中可以看到,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形成了独具个性的民俗学思想,诸如《山海经》中所体现的民俗地域性文化述说,《周易》中讲述到文化形成于“仰则观像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等,都是一些从地域性的方面来阐述民俗思想的具体体现。特别是《周礼》,更是典型地显示出文化与地域、人群所形成的个性差异。这些典籍都表现出中国民俗学的理论基础。在汉代末年,出现了应劭的《风俗通义》,更是典型的文化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民俗学思想的体现,并标志着我国民俗学理论的体系性与完整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我国民俗学理论特别强调地域的个性问题,并形成了“观风俗”“察民情”的思想文化传统。在新文化运动发展中,西方民俗学理论更是具体体现出诸多的现代人文思想,有力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民俗学理论发展。
上海在一八四〇年以来,成为了接受西方文明的典型,尤其是在“租界”中,将十里洋场作为文化摩登的典型,表现出全新的文化风尚,也形成了特殊的海派民俗学。新时代以来,这种风尚更为显著。新时代的民俗研究进入新境界,特别是城市民俗与乡村民俗的并重研究,成为文化热点与理论亮点。在当代社会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如何融入多元性的工业成果问题,特别是使社会发展更健康,已经成为一个在当代的文化视野中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在我们一方面强调平视世界的崛起,另一方面又强调大历史、大文明的伟大民族复兴的今天,对历史的文化多重性思索已成为社会发展与思想理论把握的焦点。其中的上海作为中国最大城市及其与上海民俗的历史构成文化典型的研究,亦成为学术探索的特殊命题。
《上海城市民俗史》所展现的,是一种历史文化研究的典型个性体现,具有着“走进历史”和“走出历史”的双重性。这部巨著从上海城市的早期形成入手,深入论述了“城”与“市”的发展与关系问题,并把晚清时期作为上海城市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也成为了上海城市民俗形成发展的一个关键点。上海的城市构成与中原不同,与欧亚同体的边疆也不同,而是从东方渔村开始逐渐发展壮大,最后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特别是租界的设立而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特别关注的地域。其实大航海时代并没有特别直接影响到上海的形成,直接促成上海城市格局的是晚清时期,即一八四〇年这一裂变时间与空间的交汇,这也是大航海的遗迹体现。我读到这一章节时,想起相近的两个中国人:一个是晚清之前的福建人陈振龙,是他从远方带来的红薯成为中国大地的主食,另一个是晚清时期的福建人陈季同,是他首先将中国文化传播欧洲。上海则是这两个典型的汇集。这部著作特别提到租界对世界的融入与移民对国内各地的融入而构成海纳百川的文化基点。历史存在偶然也存在必然,历史造就了上海,也造就了具有海派特色的上海城市民俗,“以人为中心”这个命题在此更准确表现出历史的深刻性与完整性。这也使我想起一个美国人所著的《从纽约到开封》,它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文化忧虑,展现了历史上的开封如何形成人类文明的高峰,而在文化没落中又形成了文化的低谷的历史事实,这是中国文化的悲剧。今天的美国是典型的超级大国,而上海被称为中国最典型的国际性城市,这又是什么样的文化立场呢?其实这里面更多的是对中国必然破落与中国构成威胁在中国崛起背景下的文化悖论。《上海城市民俗史》从一个特殊的视角,阐述了上海的特殊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一个新的文化热点,在这部著作中表现出历史的厚重与前瞻。
这部作品也典型体现出了上海城市民俗的现代性。现代性既是一个哲学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现代所对峙的就是传统,而上海与其他地方具有相当大的不同,即显示文化的现代个性,被该书称为颠覆传统,衣食住行皆与传统形成差异,这就典型体现出上海的民与俗的文化个性。该书在这里特别提到上海的民俗在现代历史上前后几个阶段中更有特殊性的问题。我们对上海城市民俗的理解曾经更多从文学作品中看到,上海滩的大乱与上海人的精巧与敏感细腻,包括黄金荣等人的帮派组织等社会市民风俗。这部著作更全面、更广泛地揭示出民俗与时代的特殊联系。这个命题是中国民俗史上非常重要的大文化,其中不同的党派都在此相遇。例如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最早在这里传播,尤其是上海工人起义对中国革命的巨大影响,无产阶级政权在上海的建立,继而推动全国社会发展——上海城市工业化、商业化是上海城市民俗的典型。在中国社会现实发展中,上海城市文化与城镇化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前沿。应该说这是中国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换的典型,这部著作将文化的颠覆作为着眼点,具体阐述了文化的转化、裂变及其所构成的城市民俗,这是我们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命题的难题,这个难题既是历史性问题,也是现实性问题,其基础在于如何把握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如何破除陈旧的思想文化观念,如何创造新的文化观念等等。在这里,我们一方面要坚持中国式现代化,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另一方面又要牢牢把握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这是我们确立文化立场的关键。而这部著作正是在这些方面给予我们许多深刻的思索与启示。
建国初期到“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这一时期上海城市民俗的特点以及相关的上海历史研究,是该书的一个难点。在这一部分中,作者的论述非常突出于变化的主体中,破旧立新是新上海城市民俗的主题,即以新风尚与新思想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这在全国具有一种引领意义。上海的文化具有开拓性,更崇尚国际性,这已成为上海城市民俗研究的新命题。当然,有关这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该书中所阐述的上海城市民俗的两重性,如上海被神化也被妖化的民俗形象问题。如由于历史与经济发展原因,上海视外地人皆为城市以外的“乡下人”(即不开化、不文明者),而只看自身的文化优越,这与所谓颠覆中国文化传统相比其实并非先进。所以该书更多提到文化的包容性,即海纳百川的大上海风俗性情。另如上海城市民俗具有更多移民色彩的问题,这个文化命题更复杂,也能引起更多人思索。如今我们国家提出要积极学习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更要坚守初心,立足脚下,强调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走向美好的人类文明共同体,这些思想,在上海城市民俗中其实都已经有所体现。
总之,这部著作作为上海市的社科规划重大课题,充分体现出了拓展性和严肃认真的求实求是精神,是当代学术研究中难得的佳作。本书把文化、文明、文艺等因素都纳入了具有城市特点的上海民俗之中,并对其进行了独特的把握,深入阐述了上海的“海”和文化的“化”,这是上海民众对文化的塑造,也是上海民俗显示其强盛生命力的具体表现。
2024年4月21日
本文作者:
高有鹏,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潇研,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2019级博士生。
编辑:李鹏
统筹:李丽君
正观新闻·正观号
正观新闻正观号运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