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梁亚婷 田建杰


麦浪翻滚、沃野流金,又是一年麦收时节。

6月5日,在中牟县雁鸣湖镇黄河滩地四清农牧专业合作社的千亩麦田里,4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正穿梭在滚滚麦浪中,一茬茬麦穗不断被卷入机械,收割、脱粒、吐秆一气呵成,一粒粒黄澄澄的麦子尽收囊中,“丰收”无疑是对今年夏粮生产最完美的诠释。

校正方向、起落收割台、观察机收情况……60后“新农人”梁四清操作起收割机也是极为熟练。

“我这1200多亩小麦,用不了3天时间,就能全部收获完毕,初步测算,平均亩产在1000斤左右,总产量达130万斤。”看着满地金黄梁四清的脸庞掩饰不住的喜悦。

说起今年小麦丰收的“密码”,这位60后新农人更是滔滔不绝。

“科技助力是核心!我的千亩麦田全部建成了旱涝保收、设施完善的高标准农田,地头不仅安装了机井、增设出水口,还铺设了机耕路,农业机械可以随时进地作业,最大程度使用农用机械,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是获得效益的关键因素。”

科技为农业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农机大大解放了农民们的双手。来自万滩镇的鲁李保每年麦收时节都会来梁四清这里帮忙,46岁的他农机“驾龄”已有20多年。他说,“我从少时手拿镰刀割麦,到青年时手推收割机,再到自己驾驶着最先进的收割机驰骋麦田,我亲历了每一年的麦收。虽然每年都是这片土地和这群割麦的人,但是收割机一年比一年先进,麦穗一年比一年饱满。”

麦子收获的季节,沉甸甸的麦穗是对农民最好的馈赠。

在麦子晾晒场,梁四清手捧着刚从收割机上卸下的麦粒,高兴地说:“你看,今年麦粒又大又饱满,收好的小麦我要全部贡献给国家。”梁四清说,当前农村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优厚的扶持政策,创业发展空间广阔,她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并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亩产再创新高的背后,折射出新农人的自主学习性。“身为一个“老”新农人,我的责任就是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把产量提上去。我一直在学习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学习操控无人机打农药、驾驶收割机等等,我要活到老学到老。”作为种粮大户,梁四清从2016年底回到家乡开荒,发展至今,专合社的种植面积达1200多亩,机械化率95%以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梁四清将继续发挥新农人的爱农精神,以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方式奏响保卫粮食安全的“奋进曲”。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