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争日,夏争时。中原熟,天下足。河南小麦迎来收割季,万亩麦田正归仓。目前,郑州市小麦正处于大面积成熟时期,记者兵分几路,用镜头记录下了麦收现场的“热火朝天”的景象。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风吹麦浪,远不只是浪漫文案,它的背后,是每一个盛夏发生在中原大地上,事关人们生活的一件大事:收获夏粮。如今,田间地头都是农民忙碌的身影。烈日下,他们挥汗如雨地收获着麦子同时也收获着希望。
在荥阳市崔庙镇,2023年冬小麦播种30145亩,小麦已收割12670亩,麦田里收割机在轰鸣。
在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官庙办事处张马村周边的麦田迎来丰收时刻,时尚的年轻人无论多忙也会回到家里帮着收割麦子。有的村民较早收割完后的麦田已经种上花生。
在新郑市和庄镇老庄刘村,京广高铁旁,麦田内的麦秆粉碎机与疾驰而过的高铁列车组成了一幅美丽的丰收图景。
在巩义市西村镇、芝田镇宋陵区域迎来麦收季,千年石像见证了又一次的夏收。今年小麦在生长期雨水充足,小麦长势良好,又是一个丰收年。宋陵总面积约189平方公里,一些石像生矗立田间。北宋皇陵是我国现存面积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著名帝陵之一,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占地面积巨大,大量石像散落在农田间,长期以来与农田已形成有机整体。
据郑州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三夏”郑州全市应收获小麦228.053万亩,5月28日参加作业的收割机有2150台,当日共收获19.7万亩,目前已累计收获58.09万亩,收获率25.47%。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唐强 周甬 李新华 王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