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百川

又是一年四月天,百花盛开争春媚。油菜花开了,桃花开了,杜鹃花开了,更有那山上的野萢开始成熟,可以采摘了。每每看到相关萢的文字和图片,我顿感幸福的电流击遍全身。24年前的阳春四月,我抱着一岁三个月大女儿去采摘山萢的幕幕场景,似电影蒙太奇,一遍遍在我脑海中浮现,总也挥之不去。

婷儿,1998年12月20日出生,与我有一种天然的父女情结。6个月会说话,第一声叫的不是妈妈,而是爸爸。初为人父的我,听到后饱含热泪。奔走相告。

1999年6月1日,我和爱人所在的湖南省邵阳市国企双双改制,双双下岗,无奈南下深圳打工自谋生路。这是我人生的至暗时刻,1999年6月26日,只得将出生刚满8个月大的女儿寄住乡下我妈抚养。

那天,我独自将女儿送回老家,由于女儿之前已经断奶,换了环境一时新鲜,白天倒没什么。可到了晚上,女儿哭着要找妈妈,撕心裂肺地叫喊,任凭我妈怎么哄都哭个不停。我不忍直视,独自坐角落,默默流泪。特别是第二天,我要启程离开,女儿由我妈抱着送我上车。车启动的时候,女儿在她奶奶怀里,边哭边挣扎着要我抱,要和我一起走。我只得背过身去,任凭泪水洒满脸庞,全身在不停地痛苦抽泣。

才8个月的孩子,若不是国企改制,失去了工作,谁忍心将女儿独自一人寄养乡下?若不是养家糊口,为了生存,谁不愿意将女儿带到身边?若不是为了以后的更好生活,谁愿意扔下嗷嗷待哺的婴儿?打工上班的日子里,我和老婆无不时时刻刻思念着我们的女儿。每当想起宝贝女儿,心里头总是酸酸的。不知道她哭没哭?不知道她是否也一样的想着爸爸妈妈?每当走在街道上,看着别人抱着或牵着小孩,我们总是停下来多看小孩几眼,心想婷儿也应该这么大了。

思念女儿的情绪,犹如雨后春笋般,在心里发芽生长。2000年清明节前后,那天,天还下着淅淅细雨。我终于再也按捺不住心中对女儿潮水般的思念,独自一人急匆匆地飞奔回家。

离家门口还有二十多米,我老远就高声叫喊:“妈,我回来了。”听到我熟悉的声音,我娘高兴地大声应答。只见妈抱着女儿,女儿也认出了我的声音。我看到了女儿想挣脱奶奶的怀抱要我抱,然而,当我伸出手去,女儿又将双手缩了回去。也许是几个月来未见到我生疏的原因,也许是在她幼小的心里责怪我们狠心抛下她的原因,我鼻子一酸,带着哭腔说道:“崽崽,我是爸爸,爸爸来看你来了,来,爸爸抱。”当即拿出糖果、玩具,再次伸出双手,女儿过了好一会,才从奶奶的怀抱下来让我抱。当看着对我心生陌生感的女儿,她明显瘦了,也没有了以前在爸爸妈妈身边的活泼。

第二天,雨过天晴。我和妈说:今天我要带女儿去摘萢吃。阳春四月,一个诗情画意的季节,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温和的阳光,写满了山村的春色。杨柳依依,桃花灼灼。四月露桃芳意早,细看花枝,人面争多少。雨后的山村,在几场潇潇的春雨后,山更清了,水更绿了。屋前岱水河愈发湍急清澈起来。油菜花开得更金黄了。

天晴了,一道五颜六色的彩虹挂在天空上,清新的空气仿若善良的精灵,活泼地清理着人们身心的浊气,鸟儿们也快乐地打起招呼来。

生于斯,长于斯。我对老家再也熟悉不过,我知道哪儿有萢摘。说到摘萢,不由得勾起我小时候和发小们摘萢的历历情景。

于是,我抱着刚满一岁的女儿,带上小时候捞鱼捕虾的大竹篓,快步向村后的坳头山上走去。尽管坳头山上有200多个石阶,此刻却也能迈步如飞。不一会儿,就到了坳头山上,看到了路边好多带刺的萢树上长满了四月萢,便欣喜地敏捷地摘了起来。

有人会纳闷:萢是一种什么样的水果?其实南方人普遍不陌生。它是一种蔷薇科水果。生长在路旁、山坡和灌木丛中,各地均有分布,尤以南方丘陵和山区生长更多。珍珠般大小,有黄萢(四月萢)、黑萢(五月萢)、倒挂刺萢,萢的味道酸酸甜甜。

为快速摘萢,我便想腾出双手。于是将女儿放到了一片干爽的草地上,接着我用绑带把女儿背在了背上。双手快速地摘下萢后放进竹篓里。这些山萢,未成熟的是青色,成熟的是红色,熟透了的是暗红色,越是熟透了的越甜。

我快速摘萢放进竹篓,不忘选了几颗熟透的萢喂进女儿的小嘴里,问好不好吃?女儿一个劲地捣鼓着头,回答好吃。当看到面前太多太多的萢时,懂事的女儿示意我放她下来。我立即明白她的意思,这样我就可以放开双手,摘得更快更多。我把女儿放到了干爽的草地上,不一会儿,她过来了,稚嫩地说道:爸爸,我也要摘。我只好将萢树压低放到女儿面前,当她小心翼翼地摘下一颗颗时,高兴地手舞足蹈。大声说:爸爸,我也摘到萢了。并不忘将摘好的萢小心放进竹篓里。我说:女儿乖,你自己吃。没想到她把萢下的叶子小心地拔掉,用吹弹可破的小嘴吹了又吹,第一个却送给我吃。

多么懂事的宝贝女儿哟,突然想到我们夫妻这么狠心地把小孩扔在家时不管不顾,泪水再也止不住地往下流。女儿却问道:爸爸怎么啦?我只好骗她说:刚才不小心有东西掉眼睛里了。女儿忙对着我的眼睛吹了起来。边吹边说:爸爸慢点摘。然后用她的嘟嘟小嘴在我的脸庞上亲了几下......

为了摘更多的萢果,除了让女儿和家人生吃外,我还临走前再做几个萢果罐头,可以存储,想吃时就能吃到。于是我又去了冲五公采摘,又去了杨梅冲。我收获满满,开心满满。

回到家里已是下午二点多了,女儿见到奶奶,首先选了几颗最大的熟透的萢果喂到奶奶的嘴里。我妈连说:孙崽乖,以后奶奶可有福享了。

这次回家待了三天,女儿与我日益亲密,人又变得活泼爱笑起来。临走时为了不让女儿伤心,娘嘱我在她带女儿去玩的时候我悄悄离开,走出村口,我一步三回头。上车的那一刻,我再也无法抑制住父女惜别的不舍情感,堂堂五尺男儿,掩面痛哭,引来乡亲们惊诧的目光。

至今每年的阳春四月,看到百花盛开,我就想起了抱着女儿摘萢的开心情景。同时内心深处又充满着对女儿亏欠的无比自责。

婷儿在奶奶家呆上一年,又辗转交由外婆抚养。外婆忙于做小生意,三岁时无奈寄住村里的小学学前班。从此开始了求学之路。女儿的聪明,女儿的孝顺,真的应验了我的预判:10岁小学毕业,16岁考上双一流重点大学。学习之路从此开挂,20岁以全院第一名的成绩保研到湖南大学法学院,23岁硕士毕业参加大学生定向选调,共300人参加考试,最终以笔试第一、面试第一,成功上岸广州市市直公务员。

——后记

张美春,笔名张百川、张剑锋、禾嘉读书郎等。男,1972年生,湖南省邵阳市人,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本人先后在《当代作家》《作家文选》《三湘四水文学网》《湖南日报》《湖南商报》《湘楚山地文学》等各类纸媒和文学期刊上发表诗歌、赋文、通讯、散文作品,现繁重的本职工作之余,坚持写作,笔耕不辍。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