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天津城市文化本质与特征专家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应院长、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之邀,天津文化界众多学者、专家、作家等齐聚一堂,畅所欲言,就“天津城市文化的构成与特征”“京津沪城市文化性质比较”“津派文化的优势”“天津城市文化景观与标识”“天津的城市精神与文化形象”等话题展开研讨。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开始前,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波对冯骥才先生为天津文化事业发展和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他介绍,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津视察,对天津发展提出了包括“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在内的“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总书记称赞天津是一座有特色和韵味的城市,强调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是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这也是此次由冯骥才先生召集各位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天津城市文化本质与特征的立意所在。
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鸣代表学校欢迎专家学者们的到来。
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波致辞
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鸣致辞
市委宣传部、天津市社科联、天津社科院、和平区委党校、天津商业大学的专家学者与冯研院师生参会旁听
研讨会上,十余位津门文化界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阐述对天津城市文化本质与特征的理解。
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原天津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方兆麟,通过对天津城市形成与变迁过程的梳理,提出天津文化从农耕文化到绅商文化再到市民文化到三个发展阶段,分析了天津市民文化产生的历史和社会条件,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激烈碰撞对天津市民幽默性格的塑造,以及天津市民文化对市民阶层审美意识、价值判断和道德观念的反映,着重辨析了市民文化与俗文化的不同。他认为天津文化并不就是俗,对天津文化的本质特征的认识,需要经过深入的研究,不可简单化、概念化、口号化。
天津社科院图书馆馆长、市作协副主席闫立飞,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探讨天津城市文化的构成与特征。他分析,从时间维度看,天津城市文化大致由近代文人诗文文化、近代市民和商业文化、现代工人文化三类构成。从空间维度上看,天津城市文化总体上属于由卫而始、由漕运而兴、因开埠而大、因工业而强的依海傍河新兴北方城市。他认为,天津城市性格总体特征明显,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都没有像天津这么古朴、洋气、大气、精致而且具有亲和性。
天津市档案馆编辑研究部副主任周利成,对津派文化与海派文化展开比较,分析两座城市都是中西合璧、华洋杂处,为何文化却有鲜明的不同。他认为,开放包容是津派文化的核心,也包括、蕴含和统领着海河文化、运河文化、哏都文化、盐文化等。他还提议天津也应该有一本《津派》刊物,作为研究津派的阵地和平台。
天津师范大学地方文献研究中心主任王振良,认为天津的文化特色可以用“山水相映、雅俗共赏、中西合璧、古今交融”概括。他提出,人们对天津的认识往往偏重俗文化的一面,对天津的雅文化认识不足,希望能加大力度挖掘和宣传天津的雅文化。
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任吉东,阐述了他对天津城市文化定位的思考。他从天津的自然风貌与地理特征、空间领域和区位功能、人口阶层、生活方式、时代精神的演变五个层面,将天津文化初步定位为多元包容的河海文化、忠诚担当的畿辅文化、融通和谐的多元文化、乐观豁达的大众文化、引领时代的创新文化。他认为,河海文化是根脉,解释天津文化从何处来,畿辅文化是灵魂,决定天津文化向何处去,多元文化是源头,回答天津文化因何而成,大众文化是形体,彰显天津文化去往何处,创新文化是精神,凸显天津文化动力何在。
上:方兆麟,下:闫立飞
上:王振良,中:周利成,下:任吉东
研讨会上不乏观点的碰撞。原今晚报社社长贾长华,提倡应大力张扬“近代百年看天津”,但究竟看什么,需要严格界定历史时期和历史内容。他希望能建立一座“近代百年看天津”主题的博物馆,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天津独特而丰厚的近代历史文化资源。
《天津日报》高级编辑罗文华同意“近代百年看天津”是一个非常好的天津文化口号,但他认为不必将古代与近代、近代与现代切分得太严格,如天津的不少古代建筑也承载了近现代的历史文化事件。
更多的是不同领域的专家提供不同角度的理解,使天津文化驳杂难辨的面貌在讨论中一点点清晰起来。
著名作家、原天津市作协副主席肖克凡,用京津两地市民在菜市场里对同一蔬菜的不同称谓举例,以作家对语言表达的敏感,对北京市民文化的理性与天津市民文化的感性做出比较,凸显天津文化的特点。
原《今晚报》副刊部主任姜维群认为,天津文化兴于河、繁于商、容世界,以天后宫为大本营的世俗文化接地气、易传播,以劝业场为代表的商业文化则与民众和民俗紧密相连,而码头广纳四方随你来去,成就了天津人包容世界的文化心态。
南开区文旅局研究馆员、天津民俗专家尚洁从妈祖文化与天津的精神血缘关系切入,通过“老娘娘连着年”的谚语谈天津民众对妈祖的共情共鸣,论证妈祖文化是天津城市文化不能绕开的一个重要标识。
原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建筑师路红提出,对于城市精神和文化形象,应围绕文化遗产来梳理、围绕自然遗产来丰富、围绕保护传承来创新。
此外,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张春彦,天津市文联副主席、天津泥人张世家第六代传人张宇,西青区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杨柳青文化专家冯立,也分别从城市文化的建筑基底、非遗品牌文化的创新和杨柳青文化的挖掘等不同角度展开研讨。
上:贾长华,下:罗文华
上:肖克凡,下:姜维群
上:尚洁,下:路红
上:冯立,中:张春彦,下:张宇
研讨会现场
冯骥才先生总结发言
研讨会的最后,冯骥才先生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的重要讲话给天津文化界以巨大鼓舞,掀起了理论界的学术热情。天津的知识分子有责任也有自觉,为城市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自己的智识和力量,于是才有了这样一场在思想和学理上给人以享受的研讨会。在他看来,城市的历史文化是一种活着的遗产,而天津如世界上所有重要的大城市一样,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其文化丰富、多元、斑斓、独特,不可替代,又错综复杂,但为了城市文化的传承发展,学界需要找出天津文化的本质与特征。
冯骥才先生认为,天津的文化特征有如下几点:
天津从来就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开埠之前码头上的人“五方杂处”,开埠后又“华洋杂处”,移民性强,兼容并包、多元并存是天津的首要特点。这也造就了天津人豁达幽默、厚道和谐的风土人情。市井文化有着浓郁的烟火气。
多元的历史文化使天津的建筑极其多样。既有天津本土的民居建筑、各类历史建筑,也有上世纪前半叶九国租界留下的各种风格的西洋建筑,五大道的小洋楼更是中西杂糅,致使城市面貌堪称争奇斗艳。这在中国独有。
天津一方面有很强的市民文化色彩,民俗厚重浓郁,一方面又有大量文学、艺术、建筑等方方面面的雅文化;一方面是现代歌舞,一方面是相声园子。雅俗共赏、雅俗共存、互不排斥,是天津城市的文化特色。
天津在历史上形成了本土文化、外来文化两个区别明显的城区,但因各租界分治、存续时间长短不一,外来文化并未像上海一般与本土生活充分融合,形成特定的文化形态。因此在雅俗共赏、中西合璧、多元包容的基础上,天津的本土文化仍是主角,地方特色尤为鲜明。
冯骥才先生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经历改造与开发,绝大多数城市都变化巨大,但天津的一大幸运是城市的主要肌理、历史街区依然存在,并拥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犹然能够支撑上述城市特征以及城市文化的多元和斑斓。具体说有12个十分重要和珍贵的城市文化板块:
天津城市的发源地;
“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非遗众多,年味浓郁,还有国家非遗妈祖信仰等。这里是民俗文化的聚集地;
天津母亲河。两岸文化景观和遗产密集,天津原住民大多沿河而居,从解放桥到三岔河口的一段河道清晰而神奇地展现近代百年中西文明碰撞与融合的独特的历史过程;
老城。包括十字街、文庙、广东会馆、老城博物馆等,留存老城厢核心面貌与历史,每年天津建城日钟声远扬;
近代中国北方的商贸中心。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造的一批引领时尚、流行至今的商业大厦,是致使天津成为近代繁华商埠的重要标志;
包括解放北路和解放南路的旧租界区,金融、交通、邮政、商贸、政务集中于此,有原汁原味的西方的公共建筑;
天津又一次移民高潮的产物,政要商贾各界名流的聚居地,历史内涵极其丰富,建筑风貌中西杂糅,显示天津开放包容的精神;
以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为主,涵盖南开中学、耀华中学等享誉全国的历史名校,中国近代教育的起点和文明的闪光点,各界进步知识分子的摇篮,老校区原貌保留;
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大剧院等重要的文化设施集中于此,文化资源丰厚,天津人民文化生活新的聚集地;
承载运河文化的千年古镇,全国独有的年画之乡;
盘山、黄崖关长城、独乐寺、中上元古界等古代历史人文遗迹和自然生态遗产丰厚的宝库;
天津古代军事要地的象征,留下近代抵抗列强侵略历史印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12个板块非常完整地构成了天津文化的特色与形象。城市文脉,清晰可见。天津是全国少有的城市历史遗存保留完好的大城市。这是我们传承城市文化传统的宝贵资源,更是我们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优势与竞争力。在这个基础上,仍有许多进一步的工作要做,需要精心策划,善作善成。专家们在会上提出的建议,冯骥才先生都表示赞赏。他也提出一个建议:天津要有自己的“城市名片”。名片与文化板块不尽相同,它是城市的标识、身份、代表。可以是一个非凡的景观,一处著名的建筑,也可以是一项闻名中外的非遗。它们是天津城市的最耀眼的文化形象,是城市的骄傲,自然也是来津的中外旅行者最应该造访的地方与事象。他还建议,不妨采用《今晚报》在上世纪评选“津门十景”的办法,调动市民参与城市名片的评选,以此唤起人们对城市的热爱和荣誉感,让城市的主人也成为自己城市文化的传承人。“有对自己城市的情怀,才能让我们的城市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与会专家合影
- END -
冯骥才工作室
冯骥才先生的个人工作室,在辅助他处理日常事务之外,还承担大量与其写作相关的编务工作、冯骥才档案资料收藏及相关研究任务,又兼具《大树》季刊编辑、网站管理、信息发布等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