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2月27日,《书法美育学刊(第一辑)》首发式在杭州余杭举行。本次活动由“蒲公英计划”教育联盟理事会、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以及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主办,杭州市余杭区文化馆承办。
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全国“蒲公英计划”教育联盟主席陈振濂致辞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任、妇联主席张彤代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党委书记姜军致辞
余杭区政协副主席傅丽华致欢迎辞
发布会上,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全国“蒲公英计划”教育联盟主席陈振濂讲话,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任、妇联主席张彤代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党委书记姜军致辞,余杭区政协副主席傅丽华致欢迎辞。首发式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管慧勇社长主持并介绍《学刊》有关情况。陈振濂、张彤、浙报艺术产业集团总经理、全国书法蒲公英教育联盟理事长邓志林,傅丽华,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倪满芬为余杭区文化馆、五个镇街孵化基地、馆校基地等代表赠送《学刊》。
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馆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公者,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顾平,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吴慧平,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宗超分别作主旨演讲。
赠书仪式
《书法美育学刊(第一辑)》是陈振濂教授以“书法美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进一步尝试。分为专题研究、百家笔谈、研究生论坛、旧文重刊、经典回溯五个部分,收录全国各地书法学、美学、教育学等专家学者、博硕士研究生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对“书法美育”进行探讨。记者从首发式上了解到,《书法美育学刊(第二辑)》即将面向全国征稿。
美术报总编辑杨丽,全国各大院校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外聘专家等,以及“蒲公英计划”教育联盟理事会成员、浙江大学书法博、硕团队、宁波陈振濂文艺大师工作室、陈振濂书学馆、浙江大学书法美育馆(筹)、全国书法蒲公英教育联盟理事会成员、西泠印社出版社宁波分社、沙孟海书学院、颐斋书院代表、余杭区五个镇街孵化基地分管领导、余杭区馆校基地代表等100余人共同参与本次活动。
研讨会现场
当天下午,举办《书法美育学刊》研讨会,会议由张公者主持。众多书法教育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齐聚一堂,各抒己见,共同探讨书法美育的未来发展。
/ “书法美育”是什么?/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对书法的重视,书法渐渐成为“中国人的必修课”。
在“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当下,书法美育的提出,也让我们好奇,“书法美育”是什么?想要做什么?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振濂表示,书法美育是一个基础性命题,是一个审美基础命题,又是一个全民族“美育”的命题。大力提倡“书法美育”,主要是要实现以下三大目标:
一是提高全社会的汉字书法“美育”水平,通过建立书法审美,热爱汉字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二是改革书法学习中“技能唯一”的应试教育惯性,强调每个个体应该拥有的审美感知水平与审美认知能力;三是从书法学习切入,了解并掌握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演进的轨迹,进入大历史。
书法美育学刊
/ “书法美育”实践的探索/
其实,“书法美育”概念的提出,不是一拍脑袋就想出来的,是有着广泛的基础。
40年来,陈振濂一直投身于书法创作、书法理论、书法教育工作,撰写了多部相关著作和论文,推动书法美育的普及与深入。
2012年,由陈振濂和《浙江日报》、美术报联合发起的全国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可以说是其“书法美育”探索的初始阶段,为“书法美育”理念的正式提出打下了坚实基础。
“蒲公英计划”提出的“审美居先、爱上书法”的崭新理念,颠覆了书法教学的一般范式,使书法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园变得轻松起来、快乐起来又自觉起来、有活力起来,为中国书法的传播与普及找到了一条便捷的路径。
12年间,“蒲公英计划”培养了2万余名书法教师和书法人才,大力解决了书法教师师资短缺的问题。这些受过专业培训的老师,就像蒲公英一样,把“书法美育”的种子带到全国各地,从小扎根在孩子的心田。
/ “书法美育”理论提出/
2020年初,陈振濂专著《书法美育》出版,“书法美育”概念一经提出,就在书法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几个月后,又以国家积极号召、倡导“大美育”的浓厚氛围,适时而起,应运而生,成为书法艺术推广普及的一项重大时代课题。
然而,陈振濂觉得,如果仅仅推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讲述书法是什么,这样的工作只是第一步,因为“美育”的大领域中还存在着更复杂的问题。
书法美育学刊
2021年,《书法美育的思想启蒙》《书法美育的经典图释》作为书法美育的学理与图像篇,应运而生。学理篇中汇集了陈振濂对于书法美育的完整思考,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图像篇则推动着对书法的视觉图像解读和审美感知。古人重视文明传承,向来有“左图右史”之说,这套两部著作,可以说是当代书法美育领域中的“左图右史”,从审美高度对经典书法作品进行全新图释,对书法艺术创新、社会大众对书法欣赏等问题深入思考。
/ 当代“书法美育”研究八问/
“书法美育”这个时代新课题仍然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去解答。不对这些问题作出可信的切合实际的解答,“书法美育”只能是空中楼阁式的乌托邦,既不接地气,又缺乏广泛操作的可行性。
那么,接下来书法美育研究可以从哪些方面切入?
以下八个命题似乎可以作为方向:1、书法美育与书法技能教育,2、书法美育与书法家的目标,3、书法美育与书法美学,4、书法美育与书法实践体验,5、书法美育的“专业”门槛与大众普及基础,6、书法美育与其他门类美育的互通,7、书法美育与中国社会民众各阶层的文化建设,8、书法美育的原创性:近代史与现当代史。
陈振濂表示,《书法美育学刊》作为推广“书法美育”新学科、新理念的一个崭新的公共学科平台,肩负着在新时代促进书法艺术发展兴旺的重要任务。“希望聚集相关文章与研究成果,多年后,在为这个历史发展时期勾画出一个时代的面相外,又可以为当代书法美育的水平和高度定调,也为几十年后的来者留下一份记录”。
大力提倡“书法美育”的三大目标:
一,提高全社会的汉字书法“美育”水平,通过建立大众书法审美,营造从大城市直至县市街镇社村、机关企业学校的浓郁的书法氛围,热爱与宣传推广汉字文化与书法文化,建立全民“文化自信”。
二,改革书法学习中“技能唯一”的应试教育惯性,强调每个个体应该拥有的审美感知水平与审美认知能力。以欣赏、理解、传播、推扬、阐述古代经典书法名品为最高标准。
三,从书法学习切入,了解并掌握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演进的轨迹。即从陶文刻划符号到甲骨文金文石刻简牍纸墨翰札一直到狂草大轴,以及它们承载的中华文化史,从而进入“大历史”。
陈振濂艺术讲堂
陈振濂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