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民| © 撰文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时理发不动刀剪,而是“沐发梳栉”,洗洗头发、再用梳子或篦子梳理一番。

剃头是清兵入关后带来的习俗,“剃发令”一下,男子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业应运而生。当时,江南曾因“剃发令”揭竿而起,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嘉定三屠”之后,硬抗转入软磨,人们以“正月不剃头”来表达对清朝的不满和对明朝的思念,意为“思旧”,为掩人耳目,诈称“死舅”。

剃头属服务行业,用句老话说,是伺候人的活儿。要想把活儿做好,就得有真本事。

以前学剃头得先拜师,然后在师傅的店里边打杂便学艺。抹桌扫地、担水做饭之类的粗活儿,要勤快;偶尔给师傅当下手,得机灵;闲暇的时候,须练功。

旧时,剃头主要用剃刀和剪子,刀剪功夫是最基本的。练功时,先架起胳膊练悬腕,再练摇刀。手腕上功夫有了,给你个冬瓜,刮吧,冬瓜皮就是人的头皮,皮上的绒毛就是头发。

下手轻了,绒毛留有茬子,就等于没把头发剃净;下手重了,连冬瓜皮都削了下来,那不等于把人的头皮都刮了下来?这时,师傅就该出手修理人了。

给人剃头,要站着,腿功也得练,扎丁字步必不可少,弓步更要练扎实。过去没有转椅,顾客坐在凳子上,刮脸时,剃头匠扎好弓步,让顾客半躺在大腿上。扎着这样的架势,还得操纵好手中的剃刀,没有深厚的功夫,真不行。

如果再往深了学,梳、编、剃、剪、捏、拿、捶、按、掏、染,接、舒,各种技艺,学无止境,没有三五年,出不了师。

除学习技艺外,还要掌握一些行话,比如脸盆叫“海”、剃刀叫“青子”、剪子叫“片子”、毛巾叫“叶子”、镜子叫“摇光”等,将来出去闯荡,万一落了难,人不亲行亲,找同行帮忙,行话就能派上用场。

学成手艺后,便可自立门户。过去,经营剃头行当有两种形式,一是挑着剃头担子走街串巷,二是开剃头铺。

有个歇后语叫“剃头的担子——一头热。”比喻一厢情愿。

其实,剃头的担子就是一头热,担子的一头有个小火炉,炉上放着水桶,烧热水,水桶上放一洗头用的黄铜盆,外面罩以红漆彩绘圆笼。另一头是“箱凳”:放下来是凳子,让顾客坐在上面剃头;凳面下面开有三个小抽屉,上面放钱,中间放剃头工具,下面放磨石、洗头碱等杂物。

挑担子的扁担比常用的扁担小,叫“小扁担”,小扁担立在地上,磨刀布、毛巾、掸头刷都可以挂在上面。

剃头匠边走边吆喝,有顾客拦住,就地作业;没人拦,继续转悠。但是,不能瞎胡转,每个剃头匠都有约定俗成的“势力范围”,如果转到了不属于自己的地盘,当地的会首就带人没收他的洗头盆,称“脱帽子”,然后把他“驱除出境”。

另外,吆喝也有讲究:过庙不吆喝,免惊鬼神;过桥不吆喝,免惊龙王;过剃头店铺附近不吆喝,免惊同行。如果犯了“三不吆喝”的忌讳,会首就召集人把他拉到罗祖像前施以家法,用小扁担打上一顿。

开设剃头铺,也不是说开就能开的。先拜会首,交纳“脚到费”,获许后,便在街面找合适的房子。

开新店要合乎“上七下八”的规矩,即:老店前面七家店铺、后面八家店铺之内,不许开新店,免得相互影响生意。

租定房子,购买桌、椅、凳、炉,装一面大镜子,支起洗头架,备齐剃头工具,店铺外面悬挂一条磨刀布和一绺头发当招牌,便可择吉日正式开业。

开店经营,事事都要讲究,剃头匠衣着要整洁利索,头、脸、手始终保持干干净净,谁也不愿意让一个邋里邋遢的人剃头。指甲要勤修,否则,给顾客洗头时,指甲划了头皮怎么办?平时,剃头匠不能喝酒,更不能吃葱、蒜等带刺激气味的食物,给人剃头时,要近距离接触,口气太重,顾客肯定烦。

有时,开店的剃头匠还得接一些特殊的活儿,比如给亡人整容,称“剃白头”,再不情愿也得去。给婴儿剃头叫“剃红头”,也得上门服务,剃头的时候,不许吭声,即使婴儿大哭大闹,剃头匠也只能闷声干活,同时,还不能把婴儿的胎毛剃得太干净。这些都是规矩。

要想生意好,手艺得精湛,最好是有几手绝活儿。

剃头前先洗头,湿了水,上了碱,行家会用指头肚抓挠,既不伤头发,也不伤头皮,还让顾客觉得舒服。

洗净头发,擦干,给顾客围上围布,剃头匠一手执梳,一手握剪,咔嚓咔嚓,直剪、掏薄、打碎、整平,修剪后的头发有型还得整齐。

剪完发,刮脸,刮脸称“净盘”,最见真章。刮脸刀的刀背很厚,刀刃极薄,非常锋利,有长长的刀柄,能折叠,每次使用前,都要在磨刀布上蹭几下。熟练的剃头匠,握刀在手,运用自如,顾客闭了眼,躺靠在椅子上,只听见嚓嚓声,脸上麻酥酥的,感觉很奇妙。

更厉害的剃头匠,刀数都有讲究,面部八十一刀,脖颈发边儿处三刀,多一刀或少一刀,都是功夫不到家。

刮完脸,剪鼻毛、修眉毛,过刀处要扑些粉,用毛刷除去头上、脸上、脖颈里的碎发茬儿,解下围布,抖一抖,再围上,便开始采耳、打眼、推拿、点晕。

采耳并不稀罕,就是掏耳。打眼时,翻开眼皮儿,用一根银棒或骨棒在里面刮来刮去,流泪了,就把眼里的脏东西带了出来。那又痒又酸的感觉,如电流一般传遍全身,让人瘫软在椅子上,舒服之极。

推拿的手法以按、捏、捶、拍为主,按、捏时,使劲要均匀、穴位要找准,捶、拍时,得有节奏感。末了,剃头匠左手罩住顾客的头顶百会穴,右手往左手上“嘭”地一拳,顾客便迷迷糊糊睡了过去,称“点晕”。小睡片刻,被剃头匠叫醒,顿觉神清气爽、精神抖擞。

过去,各行各业都有祖师爷,剃头业的祖师爷是罗祖。

相传,雍正皇帝头上长有癞疮,他的头很难剃,剃头的太监心越慌手越抖,敢把雍正的“龙头”拉破点皮儿,还活得了吗?剃头的太监杀完了,没办法,只好从民间找剃头匠进宫伺候,结果还是和剃头太监一样的结果。

有一姓罗的穷道士,剃头功夫了得,主动请求为雍正剃头,雍正很受用,而且癞疮也渐渐愈合了。雍正龙颜大悦之余,赐封罗道士为“半朝銮驾、小执事”,并赠对联:虽为毫末技艺,堪称顶上功夫。

罗道士之举,等于挽救了许多剃头匠的性命,于是被推崇为剃头业的祖师爷,称“罗祖”。

还传说,罗祖是吕洞宾下凡,于是,吕洞宾也成了剃头匠的祖师爷。但民间比较认可罗祖,因为吕洞宾毕竟是神仙,有些飘渺。

据说农历七月十三是罗祖的生日,旧时,许多地方要在这天举行“罗祖会”,设神棚,挂灯笼,燃放鞭炮,祭拜罗祖,还请戏班唱大戏,为罗祖歌功颂德。所有剃头匠歇业三天,着新装、摆宴席,大吃大喝,相互道贺,比过年都热闹。

民间传说:正月剃头,外甥死舅。

果真如此,世上就少了许多麻烦,对于那些大奸大恶之人,没有必要大动干戈,只需逮住他外甥,在正月里往理发店一送,问题就解决了;另外,舅舅可不敢过分得罪外甥,否则,外甥在正月里花上几块钱,舅舅家就得办丧事。

其实,正月剃头和外甥死舅没有任何因果关系,正月不理发,源于一个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穷理发匠,他和舅舅的关系非常好,大年初二到舅舅家串亲戚时,总拿不出像样的礼物,没办法,理发匠就带上理发工具,精心给舅舅剃头刮脸,也算是送上了一份礼物。

进入腊月,别人是“有钱没钱,剃头过年”,而这位舅舅非常理解外甥的一片孝心,春节前不剃头,专等外甥来串亲戚时给他剃头。后来,舅舅去世了,理发匠一到春节就会想起死去的舅舅,正月里给别人理发,精力总是集中不起来。

理发是持刀弄剪的活儿,稍一分心,就会在顾客的头上或脸上开个小口儿,顾客不满意,就责怪理发匠并问其原因,理发匠说:思舅。于是,人们在正月里就不敢找这个理发匠理发了,因“思”和“死”谐音,人们就把不理发的原因讹传为“死舅”。

还有一种说法,似乎还有历史根据。清军入关后,为彻底摧垮汉人的意志,颁布了“剃发易服”令,顺治二年(1645年)又特别推出了“剃发令”,强迫人们留满族的发型:把前颅的头发剃光,把后脑的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

一开始,许多汉人不同意,特别是江南士子,喊出了“头可断发不可剃”的口号。剃头这样的小事儿也就成了两种文化冲突的焦点,甚至演变成了一场征服与反征服的政治战争。

江苏嘉定一带的百姓,因反对“剃发令”揭竿而起,但胳膊最终拧不过大腿,“嘉定三屠”之后,硬抗转入软磨,人们以“正月不剃头”来表达对清朝的不满和对明朝的思念,意为“思旧”,为掩人耳目,诈称“死舅”。不用说,久而久之,也讹传为“正月剃头,外甥死舅”了。

明清早已成为历史,剃头、留发那档子事也早告一段落了,但“正月不剃头”却演变成了风俗。人们若出于孝心,怕伤舅舅,正月里倒也可以不去理发;如果头发已经很长了,该理就理,其实是谁也伤害不了的。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