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2024已经走过10多天,如果不好的习惯没有改变,其实,我们还停留在2023。

是不是有点莫名其妙?先看几个标题吧。

《噩耗传来!他经抢救无效死亡》《噩耗传来,传奇巨星去世!》《知名男演员突然去世,年仅42岁》《突传噩耗!他于16时05分逝世!》《消息传来!知名老戏骨去世》……

不陌生吧,这是最近关于死亡的新闻,也是常见的新媒体标题。

《噩耗传来!他经抢救无效死亡》,说的是山东烟台鲁东大学一学生被从天而降的冰锥砸中,发生的意外惨剧;

《噩耗传来,传奇巨星去世!》,说的是“足球皇帝”、德国足球巨星、78岁的贝肯鲍尔;

《知名男演员突然去世,年仅42岁》,说的是好莱坞演员阿丹·坎托患阑尾癌去世;

《突传噩耗!他于16时05分逝世!》,说的是我国著名法学家、新中国民事诉讼法主要奠基人之一,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常怡去世,享年94岁;

《消息传来!知名老戏骨去世》,说的是原上海市戏曲学校副校长齐英才去世,98岁。

笔者不是鸡蛋里挑骨头,非要做满眼只有钉子的锤子!类似标题还有:《痛悼!他于19时22分在福州去世》,说的是原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张贤华逝世,93岁;《突传讣告!她于凌晨2点27分去世》说的是抗癌网红“琪琪弗”;《消息传来!他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63岁》,说的是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原董事长李秋喜去世;《痛心!她被证实意外身亡》,说的是国内知名双板滑雪教练周雅萍在新疆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场发生事故;《痛悼!著名作家突发心梗去世》,说的是著名诗人、散文家、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周涛先生;《著名考古学家去世,山东人》,说的是著名考古学家邵望平先生去世,享年86岁……

案例太多,不胜枚举。

不禁要问,面对逝者,新闻标题连个名字或身份都不给,直接用“他”“她”概括,是对生命的尊重吗?标题强调几点几分去世是公众关心的吗?“噩耗”“消息传来”“太突然”这样的词语有必要吗?   

一个生命的凋零令人扼腕叹息,甚至痛心疾首。媒体为了追求点击量,做以上种种套路标题,是对逝者和家属的不尊重,也拉低了媒体的公信力。

生命如花开花落,死亡是每个人的归宿。这样的告别每天都在发生,我们的标题应该怎么做?

老话说“死者为大”,不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是朋友还是敌人,是普通人还是名人,对逝者都应该保持一颗必要的尊重之心,这是对生命的敬重,也是一种基本的人类情感和价值观。

逝者新闻标题应该怎么做呢?

最起码,准确陈述事实。具体说:

1.信息尽量客观,不搞悬念,杜绝“标题党”;

2.语言平实,用情适度,体现基本尊重和人文关怀;

3.不一惊一乍,不故意惊悚,平常心看待生老病死这一自然规律;

4.不故意引人猜测联想,甚至制造误解,如与明星同名的人去世,不要利用明星效应故意误导。

5.用语要准确恰当,如死亡、去世、遇害、遇难、牺牲、殉职等表述要慎重得当,感情色彩要准确。

总之,不拿悲伤赚流量,不吃人血馒头,让标题带着温情和善意,这是媒体人的基本职业操守和做人底线。

真正告别昨天,才能走向明天,做标题也是。2024,请向不好的惯性说再见。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