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死了,军事联盟中第一个领盒饭的。
郭嘉死后,曹操大哭,奉孝死真是大损失。
荀彧死了,曹操也流了泪,但是却漠然地送去了一个空的饭盒。
为人臣者,食君禄,如今,你的君主没有东西可以给你了,那你只好自我了断。
曹操,不忍杀之,更不愿意荀彧活着。他还活着,曹操怎么好意思晋位魏王,怎么好意思受百官拥戴。
曹操一生杀伐决断,杀陈宫,杀杨修,杀孔融,杀掉所有不顺从的,唯独对荀彧,却无法下手。因为他们是一起创业的好兄弟,也是知根知底肝胆相照的好哥们。就像刘邦可以杀掉韩信,但不会对张良下手,不过张良选择远遁江湖,荀彧却无地可去,他心中的大汉王朝已无存地,那个自诩于皇叔的刘备,更不是荀彧心目中的大汉天下。
曹操再狠毒,也不会活着撺掇天下,逼死汉献帝。但刘备会,刘备的儿子一个是刘封,一个是刘禅。合起来就是封禅,称帝的野心拦都拦不住。
《三国志·荀彧传》的定评:
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裴松之:世之论者,多讥彧协规魏氏,以倾汉祚;君臣易位,实彧之由。虽晚节立异,无救运移;功既违义,识亦疚焉。陈氏此评,盖亦同乎世识。臣松之以为斯言之作,诚未得其远大者也。彧岂不知魏武之志气,非衰汉之贞臣哉?良以于时王道既微,横流已极,雄豪虎视,人怀异心,不有拨乱之资,仗顺之略,则汉室之亡忽诸,黔首之类殄矣。夫欲翼赞时英,一匡屯运,非斯人之与而谁与哉?是故经纶急病,若救身首,用能动于嶮中,至于大亨,苍生蒙舟航之接,刘宗延二纪之祚,岂非荀生之本图,仁恕之远致乎?及至霸业既隆,翦汉迹著,然后亡身殉节,以申素情,全大正於当年,布诚心於百代,可谓任重道远,志行义立。谓之未充,其殆诬欤!)
也就是说,对荀彧评价的争议,从陈寿修《三国志》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重点就是围绕着荀彧到底算不算汉室忠臣。陈寿认为,荀彧协助曹操崛起、坐大,最后导致了曹魏篡汉,也就是所谓“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
但裴松之对陈寿这个观点表示不服。裴松之的理由也简单粗暴,以荀彧的智商,不可能看不出来汉室天数已尽,再难复兴,而且也不可能看不出曹操的意图是什么,但他仍然坚持辅佐曹操,成就王霸之业,也是在曲线救国,帮着汉室正统续命二十多年,等到曹操要篡汉自立的意图越来越明显,就殉身明志,当然算是汉室贞臣了。
这个问题历来聚讼纷纭,连苏轼苏辙兄弟都意见不一,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先简单说一下忠臣的概念问题。认为一个人必须从一而终,这种观念在汉朝其实并不算主流价值观。汉武帝独尊儒学,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经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杂糅了许多之前的星象术数之学,进入了儒学,形成汉代经学。而且,在西汉后期形成了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学术分野。
我们今天常说的五行始终说就是在汉代形成的,这也是传统意义上的“革命”本来的意思。如果大家都认为汉朝气数已尽,那么后面有合适的朝代出现,就是所谓应运而生,就可以代汉自立。所谓的运,也就是气数。
在汉朝的人看来,汉室不可能永远延续下去,总有消亡的一天。也是在这个基础上,王莽篡汉在后来看来似乎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但在当时却是顺自然的发生的,当时的经学大师刘歆就是王莽篡汉的热烈支持者。但是王莽建立新朝后的改革引发的社会变动过于剧烈,而他自己也未能把握好节奏,导致整个政治体系崩盘,又证明了汉室虽然气数已尽,但天命并不在王莽。
刘秀本人是在太学接受过完整的经学教育的,所以他在建立东汉后,经学的地位更加提高。东汉晚期的世家大族,有些门阀士族就是世守一经,作为家学私传。在这种社会思潮背景下,经历了黄巾起义,汉室衰颓基本上是社会共识了。虽然每个割据一方的军阀都喊着要匡扶汉室,但真正把汉室当回事的没几个。
《三国志》中,荀彧与荀攸、贾诩同传,贾诩传开头提到,第一个赏识贾诩的人叫阎忠。阎忠就曾劝镇压黄巾起义的皇甫嵩说,汉室气数已尽,皇甫嵩镇压黄巾起义立下不世之功,名震天下,还不如趁机代汉自立。
荀彧是个有理想的人,不过理想终究碰到现实,曹操不再是那个甘于做汉臣的曹操了,他现在是魏王,也是准备做周文王的人,周文王没有夺商朝的天下,他的儿子周武王可是灭了商朝。
所以,荀彧不是死于曹操之手,而是死于汉朝将亡,他选择殉节而已。
假如荀彧不自杀,曹操也断然不会杀他,但是曹操的儿子曹丕,会不会宽容,就很是个问题了。他的死,既成全了曹操,也保全了自己的忠名,反而是最好的结局。(图/文:马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