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组王双
01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
2.教材分析
本单元各篇课文从内容主题上看,属于“亲情单元”,从不同角度书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散步》抒发中年人对生命的感慨、责任的担当和一家人互敬互爱、和乐融融的美好氛围,《〈世说新语〉二则》讲述古代少年的聪慧故事,展现魏晋士族的文化修养和情趣,《秋天的怀念》《散文诗二首》抒发对母爱的赞美。从阅读技能的角度上看,本单元重在继续训练学生外部语音技能(语气、节奏)和内部心理技能(情景再现和把握情感基调)。从文章写法的角度上看,本单元需要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了解不同文章的抒情特点。
《散文诗二首》篇幅短小精悍,借助具体的物象运用象征手法来赞颂母亲,语言清新雅致、简洁凝练,但两篇文章在构思角度、表达情感、语言风格上各有侧重:《金色花》模拟儿童口吻,通过想象表现儿童的纯真和对母亲的热爱、亲昵,语言活泼;《荷叶 母亲》则由眼前之事展开联想,以荷叶喻母亲,表达了少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语言典雅。作为初中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散文诗,通过反复诵读深入品析作者情感,了解散文诗“散文其形,诗歌其质”的特点;作为本单元最后一篇现代文自读课文,需要引导学生对单元内不同文章的情感主题、抒情特点进行一个初步的比较,在同类题材、主题、同一作家的群文阅读中,初步把握泰戈尔、冰心的作品风格,为《繁星》《春水》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3.学情分析
《散文诗二首》情感真挚适宜进行朗读训练,通过第一单元和《秋天的怀念》《散步》的学习,学生能初步根据文章的感情基调确定重音、停连、语气和节奏,在有感情地诵读上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和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散文诗,教材旁批和课后阅读提示为学生搭建了相应的学习支架,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把握相对容易,但对于散文诗这一新题材和不同作家的作品风格相对陌生。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以术语(感情基调、散文诗、象征等)为单位,以朗读为主要阅读方法,通过学生代表示范读、师生分角色演读、小组竞赛读等方式分阶段地进行朗读训练;充分利用旁批补白,以导学案为抓手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持,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为主,教师评价、点拨为辅;引入同类主题、同类写法的作品阅读,在比较中深入了解散文诗和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综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02
学习目标
1.结合典型意象和关键词句,在朗读中品析作者情感。
2.通过比较阅读,初步探究泰戈尔、冰心作品的艺术特色。
03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根据作者的感情基调设计朗读脚本,并能用恰当的语气、节奏有感情地朗读。
评价任务二:从情感主题、语言风格、写作手法等不同角度探究泰戈尔、冰心作品的共性与个性。
04
教学过程
05
教学反思
以真实的评价任务“学校抖音公众号征集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诵读作品”为驱动展开散文诗的学习,“花言心志解物象——求同存异探奥秘——拓展迁移巧创作”三个任务层层递进,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尊重自读课文的学习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为主,教师评价、点拨为辅;以朗读为主要阅读方法,通过学生代表示范读、师生分角色演读、小组竞赛读等方式分阶段地进行朗读训练,打磨语音技巧;以导学案和旁批补白为抓手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持;注重群文阅读,引入同类主题、同类写法、同一作家的作品阅读,在比较中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散文诗的特点和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帮助学生构建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通过多元、精准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学习目标,促进学生进步发展,模仿其写法进行创作,综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受课堂时间的限制,不能让每一个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时间分配上前松后紧,在针对性的诵读指导和读-品-析-写的有机结合方面仍需提升。
责编|张伟
图文|王双
校园视点
教育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