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18日,“2021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大会以“在充满挑战的时代加速数字化转型”为主题,汇集了中国通信行业专家学者和代表企业,共同探讨了当前中国通信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邵道新发表致辞

在5G+工业互联网产业峰会分论坛现场,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邵道新提出新构想,将持续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在实体经济领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发挥赋能实体经济的作用。

“十四五”是我国5G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期。5G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将有力提升我国产业数字化水平,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到2025年,5G将带动约1.2万亿元的网络建设投资,拉动8万亿元的信息消费,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2.93万亿元。

邵道新认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5G+工业互联网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应用领域不断走深走实,逐步成为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5G+工业互联网应用仍处于起步的阶段,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对此,邵道新提出5G+工业互联网建设发展四步走计划。

一、扩大标杆示范效应

持续开展5G+工业互联网的试点示范,打造一批应用创新。今年将分两批发布5G+工业互联网20个典型场景,以及在10个重点行业的应用实践,召开5G+工业互联网的现场工作会,深化5G+工业互联网在重点行业的普及。

邵道新透露,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将在山西召开采矿行业的5G+工业互联网的现场会,总结现阶段5G矿业应用的发展成果,深化典型应用和成熟模式的推广应用。

二、提升融合发展水平,继续推广虚拟专网混合虚拟专网的网络建设模式

推动工业企业选择与自身实际应用水平相匹配的5G网络发展模式,打造3~5个5G全连接的工厂示范标杆,探索形成IT、CT、OT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推动5G应用从外围辅助环节向核心生产环节的渗透。

三、完善应用产业生态

依托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推动5G+工业互联网产业链短板的研发和产业化,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布局,集中力量突破产业短板,推动工业企业基础电信企业、设备企业、互联网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产学研用等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培育解决方案提供商,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整合产业链,组建创新的联合体,形成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团体赛的模式。

四、激发地方的创新活力

以5G+工业互联网为重点,遴选2~3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各地产业集聚区协同创新,鼓励各地结合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探索先导区的建设模式,支持建设1~2个融合应用先导区,鼓励各地在政策、资金、财税、人才、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大对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通过设立产业基金,组建社会团体等多种方式,积极支持和参与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