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抖音知识专栏《知识星期肆》联合新经典文化,邀请到史学大家许倬云和考古学者许宏以及学者余世存,围绕许倬云新书《经纬华夏》展开“经纬华夏:重新讲述中国”分享对谈。
《经纬华夏》作为许倬云的学术收官之作,串联起华夏的成长过程,凝结了许老对华夏的深厚感情和真诚希冀。
三位老师畅聊华夏文明从初生到成型的过程,探讨广受关注的三星堆文明,从大历史的视角解读中国的国际角色。
本场对谈在“抖音知识”“新经典”直播间同步播出,以下为直播内容的精彩回顾。
何为“大历史”
许倬云为何选择“大历史”叙事
黄仁宇先生认为,“大历史观”是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许倬云在方法学上受了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不仅关注单一、离散的事件,还包括长时段、多角度的叙述。
许倬云表示,自己于1957年初到美国时,美国正在经历国内、国际的双重转变。美国的环境不禁让他思考:为什么中国一直被动?他希望能够通过全面、宏观的视角解答这个问题,即使最终解答不了,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待。
“彼时美国的民主运动正在高涨,这个风口浪尖看上去惊涛骇浪,对我是个刺激,是个挑战。我认识到,我不能在书斋里面搞一辈子,我要在人堆里‘打滚儿’,我要看这个世界,我要为中国回答中国的问题:干嘛我们受了两百年的欺负?干嘛我们站不起来?”
中国“三大核心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许倬云认为,可以将中国划分为中原、南方和沿海三大核心区,而并非以中原为中心,东亚大两河流域是相互刺激、互动、交流的。我国的地理环境为我们在抵御外族入侵时提供了缓冲地带。这三块区域实际存在,但也不要忘记,长城以外、欧洲美洲的世界可以跟我们和平,也可以跟我们敌对。我们在过去的两百年间的不同场合下成为敌人。“我们最好的老师是敌人,你的朋友不一定教得好你,但跟你对抗的是你最好的老师。”
余世存表示,这一观点与唐代的僧一行和清代的龚自珍的“山河两戒”概念一脉相承。考古学上的发现也能够证实这一观点。许宏介绍道,我们的历史基本是以中原为中心的,而在“中原中心说”之前,还有一个被中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先生称为“满天星斗”的时代。“我完全认可这样一种观点。这可以说是东亚的中国,满天星斗,东亚的中国是没有中心的。”
礼器与三星堆
许宏表示,考古发掘表明,文化从龙山向二里头的迁移推动了青铜器在二里头的出现。龙山时代还没有看到像二里头这样成建制的礼器群,但是龙山时代的合金技术的尝试,奠定了后来二里头乃至后来商周青铜文化辉煌发展的基础。
许倬云认为,二里头出现青铜文明,主要是由于整体国家的制度的形成。中国的“天”下面的大国,要提升国家地位就要用礼器象征其重要性,象征它跟天命之间的关系。龙山的礼器是黑陶,红山、良渚的礼器是玉,二里头附近恰巧有铜矿,便使用青铜器作为礼器。至于三星堆的独特器型,许倬云认为:“三星堆本身起源是殷商一代的国家的组织,后来秦国强盛,望帝逃走,开明接下了政权,所以所有护持望帝的法力、神力都要毁掉。征服一个国家,切割它的地脉,焚烧它的法器,上面断天,下面断地,越是贵重的法器,越要毁掉。而大面具放在木杆上,再配上三星堆神秘复杂的地形,就好像后面神明在往下看,更具有神性。这是我的看法。”
历史上的“内卷时代”
余世存提出,从安史之乱以后,中国历史似乎就进入一个内卷化的时代,近现代的中国较难面对和迎接西方的挑战。而许倬云认为,“安史之乱”是一个表象。中国内部的事情,彼时变成了“中国有没有决心和力气向外”。假如没有力气向外,就会向内转向肯定。这就回归了孔子、回归儒家。“然而胡人的饮食习惯留下来了,坐椅子、睡床留下来了,穿衣的样子留下来了,甚至语言、语音都留下来了,但是回归到根本性的问题,我们不改变以人为本的信仰。”
对中国和世界的期望
对谈的结尾,许倬云给出了这个宏大问题的答案:天人合一,人能体会自然的定律;保留多元性。不是“勘天而用之”,而是“任天命而行之”,不要妄图改变自然,现在的全球变暖就已经让人类尝到了妄图征服自然的苦果;而多元化是要保持一颗谦逊之心,不要自负能力,要常留余地。
书名:《经纬华夏》
作者:许倬云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3年8月
“我要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
围绕着这一发端,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以九十高龄迎难而上,八易其稿,结撰出一部华夏文明从成长到成型的传记。跳脱出中国文化内部演变的叙述,以“大历史”的观看视角与思维方式,对华夏内外的历史互动进行了全新的归纳排列,再现了中国大地上人群、族群、文化互动融合的轨迹。
在超越五千年的长程叙述中,《经纬华夏》借由对中国地方性文化如何交缠为一,以及中国如何应对来自世界之冲击的细致分析,最终揭示了华夏文明能够延续至今,并将绵延永在的核心与奥秘,以赤子之心瞻见了一个有根底、有方向的中国。
余世存
学者余世存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