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lix Vallotton作品

01

孙国栋感叹,读的书越多,越感觉自己无知。走的路越长,越感觉自己识短。占有的东西越多,越感觉自己贫穷。享受的快乐越多,越发自内心地悲伤。他说,你非常用功地做着无用功。对这一句,我简直不能同意更多。就像一个朋友说家长和一些教育机构,辛辛苦苦地毁人。他们只知道让孩子知道这个、懂得那个,他们还有一套参数、名词、标准,去煞有介事地给孩子分成高低优劣。其实古人早就说过,这些人无所用心而言不及义。
02
直播相当于是跟用户、网友们一起输出内容。从专家学者输出、用户输出,到人工智能机器输出,我们在经历剧变。直播的输出是能校正这些剧变危机的一个方法,尽管不少人对直播不以为然,甚至以为直播有不真实的东西,但直播是大众的狂欢,是比线下更经济的聚会联谊,也是更真实有效的表达。
03
文字霸权只有两千年左右,今天正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文明介质正向视频或虚拟实体转变。这中间的惨烈程度大概只有文字工作者们多少能够体会。我个人对视频仍是陌生,朋友圈里原来推送的是文章、论文,现在大部分都是视频了。偶尔才有一篇像样的论文,但已经没有文字时代那种底气了。不过,我仍相信纸上文字的感觉,我甚至相信视频时代会使“敬惜字纸”的风气再次出现。
04
两千年前的《焦氏易林》是一部被低估的书。印象中,现代学者钱钟书先生对这部书很重视,他在自己的写作中大量引用了其中的词句。我们发现两千年后的人居然为书中的话语预言过了,“戴尧扶禹,从乔彭祖。西遇王母,道路夷宜,无敢难者。”“馋父佞雄,贼乱邦国。生虽忠孝,败恩不福。”这类话语估计当事人事后看到会目瞪口呆,或用网友的话说,“哭晕在厕所。”
05
很多人喜欢看金庸的小说,却很少注意到金庸小说有历史解构的意义。从《射雕英雄传》开始,他写的为国为民的大侠几乎是独木支撑着文化和历史的大厦,这太难了,也太悲壮了。到《鹿鼎记》时,顾炎武等一流的学者居然要推小混混韦小宝当皇帝。我们的文化演化至此,算是自寻死路了。很有意思的是,许倬云先生对金庸的这个线索耿耿于怀,百思其解。我的一个思路是,金庸的人物背景是宋以后的时代,那是文化衰落阶段,如果是春秋到大唐,或许又不一样。当然,一种文化有成住坏空,并不代表这个花果开结过的文化没有意义;相反,它到了另外的时空里可能节外生枝,凤凰涅槃,在新的时空维度上再经一轮的生长收藏。我个人相信,这个过程正在开启。

▲  余世存老师 书法作品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