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讲】

dǔ chū chéng měi  shèn zhōng yí lìng

笃初诚美 慎终宜令

字形的演变及基本字义

“笃”,本义是:给马嘴套上马嚼子,以控制其速度,马行迟钝。在古代,马嚼子是用木、竹等做成的。“笃”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马行顿迟也。“笃”作形容词时,有忠实、深厚、专一等意。“笃”也作象声词,指马蹄声,马走路时会有“嘟嘟嘟嘟”的声音。马是人类最好的助手之一,也是人类忠实的朋友,马的忠实、沉稳、笃定给人的印象非常美好。

“初”,本义是:用刀剪裁布料,是制衣服的起始。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始也。裁者衣之始也,裁剪衣服的第一剪,也就是开始做衣服的第一刀,意为开始、起初。“初”用于前缀,加在“一”至“十”的前面,表示农历一个月前十天的次序。

“诚”,本义是:如实的、真心的、确实可靠的。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信也。在文中作形容词,是诚实、真诚、真实之意。

“美”,本义是:肥壮的羊吃起来味很美。在古代,羊肉通常作为最佳的副食品,味道鲜美。“美”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甘也。“美”常用于形容词、动词;作量词时,指音调的主观单位,等于频率为1000赫的音的音调的千分之一

“慎”,左边一个“卜”,右边一个“真”,本义就是:小心翼翼。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 谨也。《仪礼》中讲:“入门主敬,升堂主慎。”也有警惕之意。作动词时,通“顺”,顺从、遵循之意;作副词时,与“勿”、“毋”、“莫”等连用,表示禁戒,相当于务必、千万等。

“终”字的甲骨文写法

“终”,甲骨文(见上图)就像一条绳子上开始有结,未尾也有一个结。古代人们用结绳记事,从开始到结束,表示完成。“终”的本义是:把丝缠紧。“终”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球丝也。在《广雅》中的解释是:极也、穷也。

“慎终”强调了对“终”的用心程度,及“终”的重要性。一旦开始就应该用心地使之善终。这一理念其实是出自《周易·谦卦》的卦辞:“谦,亨,君子有终。”指明了天地始终不改大道,强调了君子做事有始有终的规范。

“宜”,本义是:杀牲祭祖,然后平分肉食,分均匀、分得恰当、适宜。甲骨文字形象屋里砧板上有肉的形状。“宜”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所安也。九华山有座“月身宝殿”,“月”其实指的是肉,即“肉身宝殿”。汉传佛教的教义是吃斋不吃肉,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自然是忌讳“肉”字,就用“月”代替“肉”,写为“月身宝殿”。

“有”字的甲骨文写法

比如“有”的甲骨文是这样写的(见上图),手里提着一块肉,表示拥有、富有。“宜”是古代的一种祭祀土地神的形式,万物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对土地要有敬畏之心。一般人家的门口,尤其是岭南地区的人家,会有一个五方土地神位,用来祭祀东西南北中五方土地神。《周易·既济卦》的九五爻讲:“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禴祭”是指薄祭,是祭品不够丰盛、非常简单的祭祀形式。其实祭祀旨在于内心诚敬,不在于祭品的贵贱多寡。说到土地神,自然会提到“社”字,这个字大家都很熟悉,比如社会、公社、社团等。“社”字的左边是一个“示”,是祭祀的形式,右边是一个“土”,指的是土地,“社”的本义是土地神。“社”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地主也。古人行大事动大众,都要到社庙里进行祭祀,祈祷诸神赐福,保佑所事顺利。祭祀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的对象有天神、地神、人鬼。天神称祀,地神称祭,宗庙称享。天神地神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祀祖先和灶神。

“令”,本义是:上级发号指示。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发号也。“令”是个多音字,读líng,作动词,有听从之意,后作“聆”;也作假设语气词。读lǐng,作量词,纸的数量单位。读lìng,作动词时,有发令、命令等意;也作形容词用,有美善、吉利等意。在这里作形容词,是美好的意思。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的意思就是: 做任何事情,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抱有诚美的愿望,内心也是很诚信的,但大多是有始无终。凡事一开始单靠美好的愿望与诚信是不够的,要时时持敬慎之心、小心谨慎,力求有一个美好的、适宜的结果。为什么有“始”就容易,而有“终”就比较难呢?人生无处不开始,而有始无终的事十有八九,即使有终,最后有圆满善终的事情更是少之又少。我们做事情,需要“笃初”更要“慎终”, 要有一个踏踏实实美好的开始,到什么程度呢?要“诚美”!有诚意,有希望。一旦确定开始,就要坚持下来不要改变,坚持到底,不言放弃,才能慎终”。 所谓成功者往往是不改变目标而改变方式的人,而失败者往往是经常改变目标而不改变方式的人。


《千字文正讲》

《千字文》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独特的地位,被公认为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儿童启蒙识字读物,也是成人进德修业的必读之书。本书原文采用由南北朝时期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的有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精思巧构,音韵谐美,通篇以儒学伦理为纲,字里行间无不蕴含天地之道与为人处事之理。本书作者精通中国古典,讲解生动形象,文字简洁,很有可读性,无疑将推动国学的传播与普及。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