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根
无论是进场考虑,还是上台演讲,有些人总是会产生“紧张综合症”——肠道不舒服、胃抽搐、想上厕所、拉肚子等症状。针对此种现象,学术期刊《细胞》上发表的报道表示:长期心理压力加剧了炎症性肠病。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世界约有超过1200万的人口患有炎症性肠病。该病症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主要特征是慢性肠道炎症,腹痛、腹泻、疲劳、消瘦是其常见症。如若出现肠黏膜严重损伤的话,还可能会导致患者极度衰弱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何为压力?心理压力又是如何影响炎症性肠病发展的呢?
所谓压力,就是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刺激事件和不利因素,导致心理上产生的困惑或威胁。在心理学和医学上,主要表现为身心的紧张、不适感、焦虑和抑郁等。而就心理压力对炎症性肠病的影响,宾夕法尼亚大学科研人员通过小鼠实验发现,肠道和大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当我们感受到压力或焦虑时,大脑会释放出一系列的信号和激素,通过肠道神经系统,触发肠道中的免疫细胞释放炎性因子,从而加剧肠道炎症。
为了验证此发现的客观性,研究人员从英国生物银行数据库获取人类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心理压力较大的人群患炎症性肠病的风险明显高于压力水平较低的人;对于已确诊炎症性肠病的患者来说,心理压力程度还与病程的严重程度、总体死亡率密切相关。
长期承受的心理压力,除了会影响胃肠道健康外,还会对人体的皮肤、肺等器官产生炎性症状。对此,研究人员推断,这可能也是类似的信号通路加剧了这些部位的炎症性疾病。不仅如此,压力过大还存在诸多其他危害。
这些发现无不提醒我们,要及时调整好心理压力,尽量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高压力状态,学会科学地应对压力。而如何使自己保持在正常的压力范围内,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
洞察新科技
洞察新科技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