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由于京汉、汴洛铁路经过郑州,促使郑州市场日益繁荣,京、津、沪、宁和开封出版的报纸,经过承销派送进入郑州市场,让市民可以看到各地的报纸。

因外地报纸需要长途邮送,到郑州不免要晚上一两天,甚至更久,看到的新闻已经过期。随着郑州的发展,一些重大事件也急需通过报纸进行宣传。于是,创办郑州本地的报纸,便势在必行。

第一家报纸

1916年9月15日,郑州的第一家报纸《郑州日报》诞生。报社位于大同路东段北侧,创办人马超然、刘瑞璘。设有新闻、言论、杂著和画刊、广告等栏目。

《郑州日报》以“拥护共和,促进新政,提倡教育,振兴商业,中原之喉舌”为办报宗旨。报纸每日两版,由“文亦可印刷所”仅有的一部石印机用油光纸单面印刷。每日发行量200份。

民国报纸

《郑州日报》的创刊,使郑州各界对报纸有了全新的认识。几年后,各界人士掀起了创办报纸的高潮,主要创办有《郑埠日报》《大中国日报》《国民军日报》《革命军人朝报》《陇海日报》《大东商报》《华北日报》《大华晨报》《通俗日报》等,使报纸逐渐成为一种文化产业。

1921年,文亦可印刷所的马超然创办《郑埠日报》。为对开铅印报纸,编辑部设在文亦可印刷所楼上,刘梦西、刘彦田任编辑。报纸的一、四版多为商业广告,二、三版多为新闻。

1924年,日商通达晶盐公司天津公司在郑创办《大中国日报》。设在三多里,对开铅印,主笔荆文甫。除刊登一般新闻外,着重报道市场动态、商业行情。

1927年,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政治部创办《革命军人朝报》。部长郭春涛任社长,简又文任总编辑,黄少谷任编辑。主要宣传三民主义,并倡导放足、剪发、打神像、修公路、办学校等。除征订外,还在各主要街头张贴。

1932年,马大河、李泰东创办《大东商报》,取主办人马大河、李泰东二人名字中的各一字而命名。社址在苑陵街,四开铅印,经济上得到郑县棉业公会的支持。社长李泰东,经理李靖宇,总编辑王绍岑,副刊编辑孟紫萍,记者李晶玉。

1935年1月1日,孟紫萍在西大街创办《通俗日报》。四开铅印,总编辑高天,副刊编辑杜建英(忠良)、刘南周,记者吴耀武等。

抗战时期的报纸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此后,郑州创办有《豫中民报》等报纸。因日军飞机不断轰炸郑州,一些民营报纸入不敷出,纷纷破产停办。后来日军两次攻占郑州,部分勉强维持生存的报纸不得不停办,或迁往外地。因抗战的需要,驻守在郑州的军队和政府为了动员抗战,鼓舞士气,创办了《阵中日报》《国民报》《建国日报》《扫荡简报》等报纸。使郑州抗战时期的报纸呈现民报萎缩,军报扩大的局面。1944年日军占领郑州后,各类报纸被迫停办。驻郑日军为了奴役郑州百姓,创办有汉奸报纸《郑州新报》。

1937年9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创办了《阵中日报》。四开铅印,社址在法院后街。国民党复兴社河南省委书记肖作霖任社长,王佛崖任总经理,程仲文任经理。该报以宣传抗日为主,鼓舞士气,主要发给北部战线的作战部队。

1939年7月7日,国民党第一行政区专员公署创办《国民报》。社址在福寿街,初为旬刊,后改周刊,后又改日刊。内容多系宣传抗日的鼓词、快板、小调及战地故事,间或也插有漫画。阅读对象主要是专署所属各县的乡镇、保甲及国民学校等,文字注重通俗易懂。

1939年12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扫荡简报》第八班由重庆迁至郑州后,专为部队创办《扫荡简报》。初为八开油印日报,后改石印、铅印三日刊。铅印后为四开,一版为各战场的抗战消息和小评论;二版为国际新闻和本集团军的消息;三版为战地通讯;四版是副刊《士兵园地》,由李村汀编辑,刊登诗歌、快报、战斗故事等。

1944年,日本华北派遣军政治部宣报课和驻郑州的十二军团报道办联合主办《郑州新报》。为先四开后八开铅印日报,社址南下街。郑州百姓称它“汉奸报“。由北京《武德报》编辑人员小野来郑任社长,编辑长吴剑秋,桂永浩、蒋若愚、万子英任编辑、记者。

抗战胜利后的报纸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逃亡到外地的各界人士陆续返回郑州。郑州的报业开始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郑州相继创办了《春秋时报》《胜利日报》《中报》《风沙晚报》《实言报》《诚报》《工商日报》等报纸。

1945年9月,《春秋时报》创刊于西安,迁郑后于1946年1月5日复刊,为铅印四开日报。该报由原《扫荡日报》战地特派员曹弃疾的夫人王蕻担任,副总编辑赵青勃(曾为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编辑主任陈岛琪,记者陈荣毅、陈天然(原河南书画院院长),李村汀、陈虹飞、马希平、傅建超等先后在编辑部工作。

1945年9月9日,国民党河南省党部特派员安国钧来郑创办《胜利日报》。社址在钱塘里,四开铅印。社长安国钧,编辑沙景昌。出刊约两三个月后,因安国钧去开封而停刊。

1945年10月,三青团郑州督导处接收日伪的《郑州新报》后创办《中报》。社址在兴隆街,初为四开铅印,后改对开。督导处主任楚鸿烈兼任社长,杨擎天任副社长,孔新三任经理,刘毅质任总编辑,戴伯英、陈本策任编辑,宋伯武、王纪祥(槐堂,中共地下党员)、程光风任记者。

1946年6月,在帮会人物、银号经理赵良卿支持下,邱铁夫创办《实言报》。四开铅印,设在裕亨里。社长邱铁夫,副社长王钊,经理田凤岐,总编辑武崇九,记者倪星光。该报仅办三个月就停刊了。

1948年初,郑州商会创办《工商日报》。社址在南下街,四开铅印,由国民党省党部派驻郑州工作人员高霖任社长。因经费困难,数月即停刊。

郑州解放后的报纸

1948年10月22日,解放军攻占郑州,驻守在郑州的国民党军队被歼灭,郑州宣告解放,原国民党势力所创办的报社停办。为了加强宣传,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人民军队、人民政府在郑州创办有《郑州新闻报》《中原日报》《郑州日报》。

1948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刘伯承、邓小平首长指示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宣传部在郑州创办《郑州新闻报》。报社地址在南下街。负责人为九纵宣传部长王敏昭(后任新华社副社长)和宣传科长吕梁(后任《解放军报》社长)。报社有编辑、记者、译电员等20多人。该报为郑州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在郑州出版的第一份党报,创刊号上发表了《为建设新郑州而奋斗》的社论,及时地向群众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以安定民心,恢复生产,组织群众为建设新郑州而奋斗。1949年初停办,部分同志奔赴淮海战役前线。

1949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中原局在郑州创办《中原日报》,社址在郑州东三马路。为对开四版,一版为要闻版,二版为地方版,三版为文艺和专刊,四版为时事版。社长熊复(曾任中共中原局宣传部副部长)。报社设有采访科、通联科、发行广告科、总务科等。1949年5月《中原日报》奉命迁往武汉,改为《长江日报》。

1949年7月1日,中共郑州市委创办《郑州日报》。社长漆鲁鱼,副社长陈国光,为四开四版的小报。1950年毛泽东为该报题写报头。此后,《郑州日报》几经改版,出版发行至今。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