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是大地回春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农历正月十五称“上元”,古称“上元节”,郑州人俗称“小年下”,是过年儿的又一个高潮。古时称正月为元月,夜为宵,又称元宵节,是我国人民的古老的节日。

元宵圆,取其美意,元宵节吃元宵,宋代称元宵为“元子”,或叫“白丸子”,民国初年改叫“汤圆”。传说袁世凯当了大总统,他忌讳元宵的元字(元为袁的谐音),将元宵改叫汤圆。

正月十五上元夜,郑州人喜挂花灯,又叫灯节。旧时郑州春节前后、元宵节前,城乡和附近县城的艺人们,将自己精心制作的各式花灯,进城或赶集上街卖。

清末民初,据《郑县志·风俗志》记载:“老城十字街附近(现今东大街西口,原红旗百货大楼处)灯市至西关大街,迤逦至车站”。卖花灯的人拉根绳子,挂上各式各样的花灯,沿街设摊,自成灯市。有历史人物灯、神话故事灯、花鸟鱼虫灯、飞禽走兽灯、瓜果植物灯,亭台楼阁灯,最有趣的要数双羊抵头灯、奔马相撵灯、迎风旋转的飞轮八卦灯。还有祝福吉祥的花灯,如蝙蝠金钱灯,意为“福在眼前”;莲花鲇鱼灯,意祝“连年有鱼”;雄鸡花灯象征大吉大利……。这些千姿百态的花灯,荟萃了纸扎、裱糊、剪纸、绘画等各种民间手工艺术,充分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正月十五闹花灯,是老郑州人传统节日习俗。旧时郑州老城区没有电灯照明,夜晚一片漆黑。正月十五,各家各户点灯盏,挂灯笼,市肆张灯结彩、将室内、室外、庭院,街道,映照得十分明亮。

“锣鼓响、脚板痒”,正月十五街上人来人往、熙熙嚷嚷,锣鼓喧天,鞭炮作响。街上从早到晚,有各式各样社火表演。郑州最流行的是玩狮子、舞龙灯、踩高跷、跑旱船、二鬼摔跤……人流如潮。郑州市民们走出家门,涌向街头,观赏花灯,观看社火表演,热闹非常,一派节日景象。

最吸引人的是舞龙灯,华灯初上,锣鼓喧天,舞龙灯的长龙,前呼后拥,汇聚集在大十街、西郭门、十字街心(现二七广场)、德化街上。锣鼓声响起,一条条灯火闪烁的长龙,边走边舞,十分壮观。游到商户门前,店家点燃鞭炮相迎。此时舞龙者手持彩球,在龙头前戏龙起舞。手举龙头的壮汉们,随彩球起落,龙体随之左右翻滚,手操龙尾小伙子,跑得最欢,随着龙尾摆动,左右奔跑,十分可笑。

商户们互爭髙下,看谁家烟火放得多、放得高。随着烟火点燃,金树银花,五彩缤纷,贺彩声、欢呼声一阵高过一阵。此时龙灯像一条镶嵌着珍珠宝石的长龙,上下翻飞,绚丽多彩,在人群中穿梭,煞是好看。

“猜灯谜”多在钱塘路北口、以及西郭门外的灯会上。谜语贴在花灯上,猜中的者赠送花炮、糖果。

正月十五, 郑州乡下也很热闹,家家户户燃灯盏。灯盏是用杂面做成的各种禽兽形状的食物灯盏,添上点香油,放上根捻子,入夜,孩子们手捧着灯盏或手提着小灯笼,在街头嬉嬉闹闹。高声唱着:“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各家各户的门墩上放有灯盏,那晚偷灯盏者不算偷,若被发现,彼此一笑了之。

春节前村民们在大街搭建的秋千,过了正月十九就会拆除,大姑娘小媳妇们,赶紧再玩上一把,看谁荡得高。

正月十六,老郑州人叫“游六儿”,这天男女老少都会走出家门,到热闹新奇的地方转一转,看一看。前些年正月十五到十九,碧沙岗公园举办灯会,吸引了城郊农民进城观灯,一时造成街区道路拥堵。

有年郑州机场的候机楼落成,那年的正月十六,候机大厅内一下子来了许多游六儿的农民,弄得机场候机楼一时招架不住。这些年,郑州可看可玩的地方多啦,新奇感少了,民间游六的习俗也随之淡了。

正月十七传说是“老鼠嫁女”的日子,夜里怕惊动老鼠娶亲,人们会早早入睡。其实是让人们好好睡上一觉,补补过年的瞌睡。

正月十九,这是“过年儿”的最后一天,村上人用高梁杆搭建起一个架子,各家各户将自己的灯盞放在上面,灯盏多多,像座灯山,照亮了村庄,带给大家欢乐。最后点燃了灯山,至此才算有头有尾地过完了年。

正月二十是我的生日,生日那天,大人们特别宽容,还能吃到好吃的东西,我髙兴地说,“我比您们多过了一天的年”。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