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记者 冉红政 通讯员 娄璞 刘博闻 文/图


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精神,安排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动员全区上下深化开展“三标”活动,扎实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奋力拼搏、奋发有为、奋勇争先,促进经济发展全面提质提速,在支撑全局中担当作为,推动管城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会议指出,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管城回族区认真贯彻中央、省市部署,坚持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积极应对超预期因素的冲击,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将“三标”活动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在多轮疫情冲击和多重困难矛盾交织情况下,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今年上半年,疫情防控、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生态环保四个专项考核位居六区第1,党的建设专项考核位居六区第2,安置房建设和问题楼盘化解考核六区第1。第三季度,全区经济运行逆势上扬,全市“四挂钩”综合考核跃居六区第1。具体成效,体现在六个方面。

项目建设成效明显。291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44.2亿元,44个“三个一批”项目开工、投产、达效率实现3个100%,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亮点纷呈。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新增科技型企业92家,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2.27亿元,超额完成市定任务。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2%,高于全市0.17个百分点。小微企业园加快建设,金岱智慧产业园入选全市首批重点园区,全市小微企业园建设现场会在管城区召开。

对外开放逆势突破。签约福耀集团“一中心三基地”、大数据灾备中心等高质量项目58个,总投资达382.28亿元,超额完成市定目标任务。

营商环境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市场主体逆势增长24.9%,总数达到16.3万家。

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一网统管、一管到底”试点经验全市推广;576个无主管楼院实现“红色物业”长效覆盖,省部级以上媒体刊发报道27次,陇海马路街道公办物业长效运营经验获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北下街街道代书胡同社区荣膺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称号。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全省首创公办师范院校、事业单位幼儿园代办制,幼儿教育普惠率达96.1%;创新实施集团化办学、名校托管,获评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探索实施教职工“双告知”“双承诺”治理模式,被教育部树为“双减”改革典型。在全国率先探索“物业+养老、家政+养老”服务模式,豫丰医院康养中心、爱睦家护理院等医养结合模式全省推广。高标准完成政府主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远高省定目标任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综合指数改善率六区第1,优良天数达231天,同比增加15天,空气质量创7年来最好水平。多年来想拆而没能拆的前后阜民里、北庆里完成“除险去危”,启动有机更新。面对多轮新冠疫情,见事早、判断准,行动坚决、出手果断,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网友给出“您永远可以相信管城”的最高褒奖。拆迁6年的商都历史文化区近万名群众实现回迁夙愿,32个问题楼盘案件全面化解,15个“保交楼”项目全部实现复工复产,跨度长达16年的紫金悦城问题楼盘破产重整经验获省部级推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会议指出,2023年管城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省市各项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为总目标,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落实“十大战略”行动,积极融入“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郑州都市圈建设,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舍我其谁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推动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提质,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3年预期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会议强调,2023年重点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坚持创新驱动,培植经济增长新动能。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管城金岱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品牌优势,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服务业、汽车及零部件三大主导产业谋篇布局,抓实扩区强区工程,实施“一区两园”发展模式,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区域创新创业主平台、深化改革试验区、对外开放先行区。确保全年完成土地收储、供应、整理1000亩以上,融资20亿元以上。抓好6个新建续建“园中园”项目,24个重点项目要完成投资35亿元以上。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万家培育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工程,加快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引进培育,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力争2023年,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6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达到50家,科技型企业评价入库达到100家,新增市级以上研发平台5家。强化创新创业人才引育。深入实施顶尖人才突破、领军人才集聚、青年人才倍增等行动,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团队)突破10个,引进优秀青年人才5000名以上;抓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新增技能人才2.75万人;积极承接百万大学生留郑计划,大力实施“青年创业行动”,加快人才公寓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人才政策和服务体系,全力打造青年友好城区,以最大诚意、最优政策、最好服务广聚英才、用好人才。

深化文旅文创融合,彰显商都古城新魅力。深度挖掘商都历史文化资源,以商代都城遗址历史文化区建设为牵引,统筹标志性文物展示、文化内涵挖掘、老城有机更新,对核心起步区实施全景建设、全域更新,打造文商旅融合发展典范,树立中心城市文化主地标。加速建设六大文化片区。围绕3600年商代都城遗址,深度挖掘郑州城市文化,重塑历史脉络,以古韵新风的建筑风貌,打造沉浸式商业街区、中原特色文化街区和城市商业活力中心、城市生活美学中心。力争2023年,3平方公里核心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成,商代都城城垣遗址修复工程等10大公建项目建成投用;亳都古巷文化片区初具形象,两院二期、塔湾古街2个文化片区力争实现主体完工,书院街和夕阳楼片区力争开工建设。匠心打造六大协同风貌区。坚持规划引领、文化表达、产业支撑、项目带动、积极有序,以城市有机更新为主线,以周边道路改造为切入点,把道路、街道、街区融合起来,通过微改造、有机更新、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注入“文化、艺术、创意”等元素,植入新业态,全面推进形态更新、业态更新、功能更新,确保阜民里片区、北大街片区、北庆里片区具备开街条件。匠心打造南大街、北下街、南顺城街等6条传统特色商业文化街区,聚集具有“郑州特征、中原特色、民族风格”的“老字号”商业企业,营造具有传统文化特点的消费场景,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传统文化消费旅游地、沉浸体验地。推动历史文化遗存具象化活态化。结合商代都城遗址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开展用VR技术点亮城墙活动,运用现代技术复原夕阳楼、紫荆门、开元寺塔等文化地标建筑,具象化活态化展现商城墙遗址、文庙、城隍庙、清真寺等文化体验博览环,推动宫殿区考古项目、南城垣展示馆、东城垣博物馆、东南城垣文化公园和考古研学中心等展示项目实现呼应协同。协调推动商都遗址公园争创国家级考古公园,两院二期商代贵族墓申报十大考古发现。创新沉浸式研学游的方式,加大文旅品牌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

聚焦优势再造,培育区域发展新引擎。长远来看,枢纽和消费是管城最大的比较优势。一方面,要培育壮大枢纽经济。依托郑州南站枢纽产业园,重点抓好3项工作:一是提速规划编制。按照“集中连片、滚动开发、完善功能、产城融合、品质一流、内涵发展”理念,全面提速站房设计、站区规划、产业规划、交通专项规划等编制和审批工作。二是做强片区承载。重点推进郑州南站主体功能区、枢纽产业园起步区建设,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公共配套、安置房、产业发展4大类42个项目,确保年度完成投资73.3亿元,以开工、投资“双突破”,强化枢纽产业园经济建设主阵地、主战场作用。三是加快产业培育。聚焦新消费、微创新、大健康三大产业,启动东广场等成熟地块做地程序,打造医疗、产城、生态3个组团;依托平台公司,加快青年双创科技园、郑州智能创新产业园2个小微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对接洽谈,全力推动福耀集团“一中心三基地”、上海百联奥特莱斯、联东产业园等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力争中国储运(郑州)物流产业园竣工投产,推动枢纽优势向枢纽经济、产业优势转化。另一方面,要加快国际消费城区建设。依托商代都城遗址特色街区建设,聚焦“老字号+城市特色”“老字号+新业态”,支持北顺城等街区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确保特色街区在全市首屈一指、在全省树立标杆、在全国成为亮点。依托火车站和二七商圈辐射带动,用好中部大观、大融城等平台,引进知名店商、集聚微商、鼓励直播带货,构建“互联网+”“时尚+”“设计+”“场景+”消费生态体系,培育线上线下消费新高地。围绕紫荆山路-东大街“黄金”十字架,加快打造集创意设计、高端会展、直播新零售、文旅文创为一体的黄金珠宝时尚消费中心,完善金银珠宝产业链,综合提升资源聚集能力,形成特色消费增长点。依托国香、汇美等茶文化市场,搭建“茶+经贸”“茶+文化”“茶+博览、体验”等展示交易平台,打造中原茶文化特色消费中心。要大力培育消费产业领军企业、本土品牌和优质产品,推进医养健康、文化旅游等消费领域和相关服务业对外开放,进一步优化消费生态,让城市更有活力、更有人气。

突出项目引领,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围绕传统产业提质发展,聚焦传统商贸、客车制造、汽车零部件等优势产业,大力嫁接新技术、发展新模式、培育新品牌,不断构筑传统产业新优势。围绕新兴产业抢滩培育,持续深化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计划,充分发挥航天金穗、欧亚高科等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培育链主、形成矩阵,加强规划布局和政策引导,力争全年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0家。围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在5G、数字经济、元宇宙等领域超前部署,着力构建未来产业发展生态。围绕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深化“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行动,构建龙头引领、梯队协同、链群互动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加快项目建设。树牢“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理念,落实领导包保等重点项目建设六项制度,滚动推进“三个一批”,确保342个重点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793亿元以上;强化要素保障,深入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服务模式,确保项目拿地即开工,全年完成土地收储900亩、供应1500亩。狠抓招商引资。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机制,大力推广“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产业基金+产业联盟”引资模式,突出“五链耦合”和制度型开放,抓好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开放创新联动区申建,完善项目线索台账、强化落地要素保障,健全定期会商研判、动态督导考核机制,确保2023年,新签约百亿级头部企业不少于1家、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0个,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不低于393亿元。

做优营商环境,树起投资兴业新地标。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最重要的竞争力和软实力。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用翅膀投票;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用脚投票。倾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以来,管城民营经济贡献了60%的GDP、近70%的税收、80%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要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牢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列上重要议事日程,引导和推动民营企业深化改革,全力支持民营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局面。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坚持三级联动包联、例会推动、限时办理及督导联动“四项机制”,依托“亲清在线”“管城企联帮”13710直办平台,开展“企业大走访大帮扶”活动,坚持“首席服务官”“企业家恳谈会”“企业服务日”等好经验好做法,探索建立完善全员联系企业制度,做到企业“院墙外的事包办、院墙内的事帮办”。倾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坚持功夫下在平时,常态化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跟执法、处投诉”活动,完善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力争营商环境评价整体排名进入全省前5,1-2项单项指标成为全国标杆。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按照“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原则,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真心实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兴商的投资环境,最大限度为企业创新创业和生产经营提供便利。

统筹城乡建管,推动城区内涵品质实现新提升。深入开展城乡建设增美行动,以建设“美好家园”为载体,做好新型城镇化后半篇文章,全力打造高品质城市环境。中心城区,以城市有机更新为抓手,推动老城复兴。加快阜民里片区、北大街片区、北庆里片区等改造进度;启动并完成14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深化“六项整治行动”,以商代都城遗址片区和平等街、顺城街等特色街道为示范引领,持续扩面提质,逐步推进花园村、保安里等片区微改造,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抓好凤凰路等21条新续建道路和54座环卫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长江路组合立交等市政重点工程征迁和11条道路雨污水及路面改造任务,全面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城郊乡村,依托“四河两库一渠”良好生态,按照美丽田园建设标准,全面开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土地流转和产业植入工作,常态化推进“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巩固提升张华楼、大湖美丽乡村建设,完成毕河、河西袁美丽乡村打造,有序推进席村、二十里铺、于庄等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文旅农旅融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实施精细化管理。以绣花功夫、匠心精神推进城市治理和精细化管理。深化完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一核多元、融合共治”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无主管楼院红色物业治理成效;统筹智慧社区、智慧街区建设,以重点区域57条示范路为带动,分批打造精细化治理严管街,实现全域全要素精细化管理,努力让老城区更有形象、更有品味。持续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以试点街道为引领,推动区城运中心、12个街道分中心实体化运营,力争上线事项达到2000件。构建“党建引领、多格合一、五级联动、三办协同、监督考核”机制闭环,深化“事项收集、统一受理、智能派遣、处置办结、监督考核”流程闭环,充实“一二三级网格长+微网格员”履职队伍,赋予基层呼叫权、监督权、评议权,构建“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体系,全面推行“一网统管、一管到底”网格化基层治理模式,倾力打造全市“基层社会治理示范区”。

强化生态保护,迈出绿色发展新步伐。扎实推进“双碳”工作,细化落实污染防治任务,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子。扎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抓好PM2.5、PM10与臭氧协同治理,加强扬尘综合管控,确保完成年度空气改善目标。深入落实河湖长制。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三污一净”等专项整治,加快推进“四河两库一渠”生态水系治理和修复工程,做好潮河上游截污水质湿地净化,提速南曹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全区水质达标。着力构建大生态格局。启动站马屯遗址生态文化公园等4个生态绿化项目,新增绿地15万平方米,加快构建“15分钟生态圈”,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着力降碳节能。严格新建项目能效准入,加快推进“3+2”新能源车替换,推动“双碳”试点企业建设。积极参与“无废城市”创建,力争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8%以上,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38%以上。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现代化建设新活力。聚焦发展瓶颈,发挥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个作用,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加快“一网通办”高频事项全覆盖,线上线下流程智能化,政务服务标准化,最大限度缩减申请材料和办理时限。积极推广应用第一批103项“免证办”事项,同步围绕医疗、养老、婚育和企业登记、经营许可办理等民生高频领域,开展第二批“免证办”事项梳理,推动实现“极简审批、有诉即办、免申即享、免证可办”。加快开发区改革。深入实施“三化三制”,加强“管委会+公司”的协调联动机制,明晰运营公司的体制模式,实施开发区专班、规划、基金、招商团队、综合政策、绩效考核“六个一”机制,真正使开发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主平台。推动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坚持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按系统、领域对相关事业单位进行整体重塑,2023年6月底前完成170个涉改事业单位的整合重组、优化调整任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化区属国有平台公司市场化改革,提升市场化、专业化运营能力,统筹经济建设和社会责任,探索建立产业基金和城建基金,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城市有机更新等领域。探索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和绩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激发国企活力和竞争力。

增进民生福祉,满足群众生活新期待。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抓实养老托幼服务加快构建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在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谋划农村养老设施建设,确保养老服务设施实现良性运转全域覆盖。做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建成婴幼儿托育机构13个,打造示范点3家。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结合后疫情时代特点,持续推进健康管城行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防护救治物资储备,推进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诊室)建设,做好保健康、防重症、强救治、优服务工作;加快管城区总医院等4个项目提升改造进度,协调推进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新建项目选址落地,着力补齐全域医疗资源短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强化集团化办学、名校带动,聚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和均衡发展,启动振兴东路中学等3所新校建设,提速梦想路小学等17个在建项目进度,力争创新街小学北校区等30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年内完工。推动郑州一中、四中、七中、十一中尽快落地,加快郑州外国语高中管城校区建设,完成郑州市第五高级中学等3所市属高中外迁,持续推进名校托管和集团化办学,落实“双减”政策,着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保交楼、保民生”攻坚。用活用好“统借统还、项目并购、破产重组、保障性租赁住房”和纾困基金“4+1”模式,稳妥推进问题楼盘化解、“保交楼”和安置房建设,6月底前,所有停工、半停工项目全部达到全面实质性可持续复工标准,12月底前,现有保交楼台账内15个商品住宅项目交付大头落地,实现消除社会风险、减轻财政负担、保障群众权益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一举多效。

新征程面临新挑战、担负新使命,只有实干奋斗才能开辟未来。会议号召,全区上下要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时不我待的干劲、敢为人先的闯劲、一抓到底的韧劲,抖擞精神、果敢担当、砥砺奋进,不断开创管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