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巨商陈嘉庚系福建厦门人,祖籍河南信阳光山县。陈在东南亚一带拥有橡胶、面粉、纺织等企业,对中国在海外的华侨商人有深远影响,尤其是他在20世纪30年代投资数十万美金筹办的从幼儿园到大学的集美学村,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作为华侨巨商,陈嘉庚独具慧眼看中了郑州成为中国铁路交通枢纽,商业繁华的潜力和商机,于1930年来到郑州,在大同路东段路北办起了陈嘉庚公司郑州分公司,主要经营各类橡胶制品。
陈嘉庚公司系郑州有史以来的第一家专营橡胶制品的商行,为正在兴起的交通工具骡马车、人力黄包车、自行车,西医医院所用医疗橡胶制品等提供了物资基础,尤其是由棉花业兴起而发展起的“运转公司”,所有胶轮马车的橡胶都在陈氏公司订货。
陈嘉庚公司广告
陈嘉庚公司的生意好,除了他占天时地利独家买卖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公司职员的素质高。高素质的店员是传统道德文化的店规教育出来的。
陈嘉庚当年曾为他在南洋及香港、上海、汉口、天津等地各行各店定了统一的店规:
战士以干戈卫国,商人以国货救国,公司遥远,耳目难及,不负委托,惟在尽职,公司之规章,同于国家之法律,为官守枪,为贩守秤,为店员守柜面,甘由苦中来,逸由劳动得来,无事找事,其人必可爱,有事找人做,其人必有害。
谦恭和气,客必争趋,恶词厉色,人视畏途,货物不合,听人换取,我无损失,人必欢喜,招待乡人,要诚实,招待妇女,要温和,动作迟缓,事事输人,商场战中,必为败兵。
陈嘉庚公司郑州分公司在郑州经营橡胶制品的独门生意,仅七年时间,就迁回了福建厦门,原因是1938年2月14日敌机轰炸郑州,时值正月十五,德化街兴办灯会,敌机15架次,60余枚炸弹投掷到德化街、大同路上,商店被炸,游人死伤150人,陈氏公司也未幸免。
陈嘉庚公司在郑虽然经营时间不长,但在郑州人心里留下很深的印象。陈嘉庚1961年逝世,毛泽东主席亲写挽词:“华侨旗帜,民族英雄。”对这样一位华侨曾来郑经商,郑州人也是感到自豪的。

富海说郑
郑州知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