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视频

​男子在酸菜池内吸烟还吐痰,酸菜行业究竟还藏着多少腌臜?

近日,辽宁葫芦岛一段男子在酸菜池中做出不文明行为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

10月27日,辽宁兴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该批次酸菜已被全部扣押,未流入市场,并将按照相关操作规程销毁。相关涉事企业正在接受调查。 

图源:潇湘晨报

事情一经曝光,迅速引起舆论哗然。视频画面显示,涉事男子在酸菜池里一边吸着烟,一边铲酸菜,在此过程中,还随口吐痰,实在不忍直视。对此,有消费者表示,“以后再也不敢吃酸菜了,谁知道吃进去的是酸爽还是‘痰味’?”还有消费者称,“这哪是生产食品,分明是在践踏底线!”

愤怒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健康隐患。《食品安全法》明确要求,食品生产经营需符合卫生标准,从业人员必须保持个人卫生。涉事男子的行为显然已触碰法律红线。

更让人不安的是,这并非“酸菜乱象”首次曝光。2022年,央视3・15晚会揭露“土坑酸菜”,工人赤脚踩菜、随手扔烟头的画面还历历在目。短短三年,类似问题卷土重来,是整改只停留在“纸面”,还是监管力度松懈?

官方通报称,涉事批次酸菜已被扣押销毁、未流入市场。可若不是网友曝光线索,这批“问题酸菜”会不会悄无声息流入市场?事发初期,当地部分监管部门要么电话无人接,要么称“不知情”,若没有舆论推动,上级部门何时介入?

而且,视频里男子面带笑容、毫无顾忌的模样,更像在执行“常规操作”,谁能保证这是第一次?消费者心里的疑虑没解开,仅靠“这批次没问题”的说法,根本没法重建信任。

如今,公众的镜头成了食品安全的“吹哨人”,可食品安全绝不能只靠偶然曝光。日常监管若能真正“盯紧”生产全环节,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哪会有这般乱象?

食品安全无小事,容不得半点马虎。企业不能把“主体责任”挂在嘴边,却对员工的违规操作视而不见;监管部门更不能等舆论发酵了才“连夜行动”,日常巡查需再严一点、再细一点,让违法企业无缝可钻。唯有如此,才能重新赢回消费者的信任,让大家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任思凝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