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郑州商城70年辉煌考古历程

展望夏商文明考古事业未来蓝图

“郑州商城与夏商文明暨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

在郑州商城发现 70 周年的重要纪念节点,“郑州商城与夏商文明暨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学术研讨会”10月19日在郑州正式拉开帷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科研机构与高校,以及剑桥大学、达特茅斯大学、大英博物馆等国外知名机构的国内外24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回顾郑州商城70年的辉煌考古历程,携手展望夏商文明考古事业未来的壮丽蓝图。

研讨会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共同主办。

70年栉风沐雨,70年薪火相传,郑州商城的考古历程,不仅见证河南考古的成长与中国考古的奋进,更以累累硕果夯实华夏文明根基:它1961年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获“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等多项殊荣,作为夏商考古核心支点,其70年成果为夏商周断代提供关键样本。这座距今约3600年的早商都城,奠定了古代王都营建范式,夯土城垣、宫殿群、青铜重器、刻符文字等彰显文明成就,水利、仓储、作坊印证社会组织力;它汇聚多区域文化,继承前代并推动都城规划规范化、礼制系统化、手工业专业化、社会形态完善化,是中国早期文明形成的重要源头之一。

如今,郑州商城已成为解析早期国家形态、重构文明发展的核心坐标,不仅为当代中国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自信,更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智慧与文化资源。

研讨会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辉、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张国硕、剑桥大学麦克唐纳研究所教授梅建军、达特茅斯大学教授艾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杨树刚6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作研讨会主旨报告。在各分会场,国内外参会学者围绕“郑州商城发现与研究”“夏商文明研究新进展”“商文明多学科研究”“夏商考古新发现”四个主题展开研讨。

记者 左丽慧



编辑:胡昆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