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本是高兴事,可一看满屋的玉米,心又揪起来了……真没想到,街道和村里的干部们来得这么及时!”连续阴雨放晴后,朱塘池木村农户张大哥望着家中堆积的玉米,喜悦未尽、愁绪又起。由于家中劳动力不足,6亩地的玉米晾晒成了难题,若不及时处理,一年的辛苦可能就要打折扣。

群众的忧心事,就是街道的关心事。刘集街道的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张大哥的情况后迅速响应,联动村党支部组织“住晒服务队”直奔田间院落。“老张,别担心,我们一起来想办法!”一句踏实的话,让焦虑的农户吃下了“定心丸”。

晒场上,红马甲在阳光下格外醒目。队员们分工有序、配合默契,搬粮、摊晒、翻动,每一个环节都认真细致。金黄的玉米从袋中倾泻而出,逐渐铺成一片灿烂的“丰收画卷”。从一筹莫展到笑意盈盈,张大哥的心情随着玉米铺展开来而轻松起来。“这晒的不只是玉米,更是咱农民一年的希望。他们这一来,真是把温暖晒进了咱心窝里!”张大哥动情地说。

在服务队的协助下,玉米得以迅速摊晒,最大程度保障了粮食品质与收成价值。随后,服务队还主动对接销售渠道,助力粮食变现,实现从“丰收在望”到“丰收在手”。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针对秋收时节部分农户面临的劳动力紧张、晒场不足等现实难题,刘集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提前谋划、主动服务,在全街道组建10支“晾晒服务队”,下沉一线、包村到户,把服务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一次次弯腰,弯下的是身子,扛起的是为民服务的担当;一遍遍摊晒,晒出的是金黄玉米,守护的是粮食安全的基石,刘集街道带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落实成“抢晒于行、服务于心”的实在行动。

这秋日晒场上铺展的不仅是饱满的粮食,更是深厚的为民初心;这干群同心的火热场景,不仅确保了颗粒归仓,更透着跟老百姓“站一块、干一起”的实在作风,刘集街道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广阔的田野上书写了心系群众、助力乡村振兴的温暖篇章,让党的关怀如秋日暖阳般,洒进千家万户的心田。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张东方 李阳 徐少杰


统筹:张改华
编辑:康迪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