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名女子与家人在广东省连州市一家牛杂店吃饭,结账时感觉价格偏高,核算发现总价与店内墙上价格表对不上。
10月7日,连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经核查,该牛杂店经营场所内有公示商品销售价目表,但未提前告知消费者国庆节期间价格上涨的情况,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有关条款规定。目前该局已责令其退回该消费者多付的价款50元,并处以罚款3500元的行政处罚。
图源:澎湃新闻
首先须明确,明码标价是经营者的法定义务。涉事店铺结算时每串偷偷加一元,不仅是“未提前告知”的疏漏,更是对法律的公然漠视。这种明知故犯的行为,3500元罚款实属应当,也给所有商家敲响一记警钟——法律红线碰不得,侥幸心理绝不可有。
公众的愤怒,不仅源于商家恶意加价,更源于其嚣张态度。消费者付钱后想拍视频取证,店家竟当场拿笔涂改价目表。这不是认错,而是明目张胆地毁灭证据。可店家忘了,涂改的价目表抹不掉乱收费的事实,强硬的态度也逃不过法律的追责。
店家敢如此肆无忌惮,或许是从未被较真举报,或许是觉得“小金额没人管”。这种心态,暴露的是对消费者权益和监管部门的双重轻视。
更值得追问的是,店家称“国庆期间整条街都涨价”,是否属实?若只是借口,那是个体违法;若真如店家所说,便是行业乱象。无论哪种情况,都让人质疑,监管部门此前为何毫无察觉?是日常排查不到位,还是接到投诉未重视?
此次,监管部门虽“举一反三”排查全市,但更该反思,为何非要等事件曝光,才启动全面整治?日常监管的“探头”能不能更灵敏些?
现如今,各地都在拼文旅、抢游客,可这家牛杂店的一顿饭,很可能让消费者对连州印象大打折扣。游客来感受市井烟火,却遭遇乱收费和消极对待,回去后大概率会吐槽“连州宰客”。这种负面评价,对当地正面宣传具有破坏力,修复起来很难。毕竟,游客选城市,不只看风景,更看消费安全、商家诚信。
要让消费环境安心、城市形象亮眼,需商家守法律底线、诚信经营;需监管部门主动作为、日常严管;更需消费者敢维权、会维权,让乱收费商家无处遁形。只有这样,公众出门吃饭才能放心,城市口碑才能真正立住、传开。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韩静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