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中国迎来76周年华诞。

图源:北京日报

​天南地北红旗招展,《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等经典旋律萦绕大街小巷。全国人民共同庆祝祖国的生日,也感慨于这片热土的欣欣向荣、气象万千。

(一)

回望100多年前,《建国方略》描绘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修建160万公里公路、约16万公里铁路、3个世界级大海港……

今天,昔日遥不可及的梦想已一一实现。神州大地上,公路纵横,高铁飞驰,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世界前十大港占据七席。“器不如人”“技不如人”的落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动力源、稳定器。

成就源自共同奋斗,成果终由你我共享。76年来,新中国发展成就的震撼,不只在于国力跃迁,更在于可观可感的民生温度。

犹记新中国成立之初,日用的煤油、火柴、铁钉都称为洋油、洋火、洋钉,人们心中能想到的幸福生活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如今,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超过11亿户,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40平方米,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达51.2辆。

强大祖国的支撑,和平安定的环境,“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美好愿景正照进现实。海外遇险时迅速撤侨,风暴来临时全力施救,危急时刻的行动力更进一步筑牢所有国民心底的安全感。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始终如一的初心使命,在民生生活里切实具象化了。

(二)

同风共雨、同享荣光,让一代代人心底的家国认同、家国情怀愈发深化。

家国大事,与有荣焉。九三胜利日大阅兵,钢铁洪流浩浩汤汤,威武之师惊艳亮相,国人莫不激动万分、一刷再刷。礼赞的炮声中,写满了人民军队的忠诚与荣光,更记录着一个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震撼蜕变。

国风涌动,新潮澎湃。文博场馆排起长龙,汉服唐装成为时尚单品 ,国产游戏、动画扬帆出海……昂扬的文化自信,诠释着“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

历史回响,时代共鸣。《觉醒年代》《山海情》等主旋律影视剧大获成功,《南京照相馆》《里斯本丸沉没》等历史电影凭实力出圈,《这就是中国》等谈话节目悄然走红……国人对于国史的空前热情,正应了那句话——“重要的不是故事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故事的年代。”

以“人民”冠名的国家,人民是逻辑起点,是价值旨归,更是力量之源。今天,国人的爱国热忱表达得更加直接热烈,这种自信与自豪,亦是我们未来乘风破浪的底气。

(三)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守护,是最长情也最浪漫的告白。

正如歌中所唱:“我们拥有个名字叫中国。再大的风雨我们都见过,再苦的逆境我们同熬过。就是民族的气节,就是泱泱的气节,从来没变过。”

岁月静好、物阜民丰,这片土地的安宁与繁荣,需要众志成城来守护。攻坚克难、爬坡过坎,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依靠每个人跑出加速度。家国一体、家国同心,始终是中国人内心不变的文化情怀,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明逻辑。

犹记1935年那堂著名的“开学第一课”,时任南开校长发出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从风雨如磐走到阳光灿烂,同一片苍穹下,这样深沉发问,早已有了穿越时空的回答。汇聚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中国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原题为《最是动人中国红》 来源 北京日报)


编辑:任思凝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