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密市新华路街道东城半岛社区,环境幽静、绿意盎然,花香四溢。几位居民正在小区中央的椅凳上聊天。“这里以前就是夏天纳凉、冬天晒太阳的地儿,现在成了小院议事会,太不一样了!”社区徐女士手里捧着热茶笑着说,“早上送完孩子,过来能跟网格员说句‘楼下充电桩不够用’;傍晚遛弯儿,街坊们在小院里唠唠‘小区绿化该补苗了’,说的事儿转天就有回音,这日子过得踏实又热闹。”
小院议事会,也是东城半岛社区汇聚民意的“露天议事厅”。今年以来,为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深耕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理念,聚焦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小区里那些带着生活气息的小院进行了简单改造,增加了移动板凳,挂上了牌子,将其打造成了集协商议事、纠纷调解、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小院议事会。社区定期安排网格员、志愿者和居民聚在一起“聊天说事”,春日晒着暖阳议“增设停车位”,秋日伴着晚风聊邻里活动咋搞,就连单元门灯坏了、健身器材该修了这类细碎需求,都能在院儿里你一言、我一语中理出头绪。
为确保收集到的民意件件落地,社区针对小院议事会建立了专属包联机制:一名工作人员定点记录、一名党员长期联络,每次议事结束后,都把收集的问题进行再梳理,通过问需、认领、跟进、反馈的闭环机制推进。居民路过小院时,抬眼就能看到电动车充电棚已增设、周边园区美化的进展情况,有人想补充意见,随时能再到找网格员聊。就这样,社区依托小院议事会阵地,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议事活动20余场,收集意见建议30余条,解决了从邻里小矛盾到充电棚增设的民生问题50余个,每一条进展,都印在小院议事的笔记本上,也记在居民心里。
“社区一期二楼张姨和一楼李叔因为乐器声音太吵闹了别扭,调解队把两人请到小院里,石桌上摆着凉茶,旁边还有街坊搭腔‘都是老邻居,咱换个地方练就行’,没等多说两句,两人就顺着台阶和解了。”东城半岛社区党总支书记韩蕊介绍说,这种院儿里清茶解疙瘩的模式,避开了司法程序的繁琐,也保住了邻里间的情面。截至目前,依托小院议事会,社区已排查化解矛盾纠纷60余起,都在院儿里的轻松氛围中找到解法,真正实现“小问题不出楼栋、大问题不出社区”。“不同于室内议事的正式,院儿里议事少了距离感,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说,年轻人下班乘凉也凑过来听,孩子在院边跑着玩也不碍事儿,让党支部的服务精准落在居民抬脚就到的地方,也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探索出满是烟火气的实践路径。”
记者 薛璐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