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稻浪翻滚。9月的牟山汴水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这片承载着千年农耕文明的土地上,中牟新区以科技创新为笔、以产业融合为墨,绘就出一幅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粮食产量稳居郑州首位,特色产业遍地开花,三产融合纵深推进,农民钱包越来越鼓……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丰”景如画,未来可期。
粮安天下筑基石,科技赋能塑金仓
在中牟广袤的田野上,科技创新正重塑传统农业的面貌。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区37.5万亩良田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小麦单产连续两年突破430公斤,2025年夏粮总产达10.46万吨,稳居郑州市第一。在牧原集团投资百亿打造的中原现代食品产业园内,全球领先的“三防智能猪舍”正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精准饲喂、环境控制,年出栏280万头生猪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鼎元草畜种业产业园凭借亚洲顶尖的冻精生产技术,服务587个经营主体,让优质种源走进千家万户;鸿源食品工业园则通过“企业+农户”模式,带动上下游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从田间到餐桌,科技创新正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特色产业绽芳华,优质品牌谱新章
中牟以“粮渔花药瓜果蔬菜”八大产业为基底,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金字招牌。万亩大蒜基地里,蒜农们正忙碌采收,44.23万吨的年产量让“中牟大蒜”香飘日韩;4万亩西瓜田中,“小吊瓜”“彩虹瓜”等新品种通过电商直播火遍全网,年产值超10亿元;3万亩草莓大棚内,游客穿梭其间采摘鲜果,冷链物流让“牟小莓”甜蜜直达北上广深。与此同时,牧原、鼎元、鸿源“三园”鼎立,构建起从种源繁育、饲料加工到食品深加工的全产业链,鸿源食品工业园的预制菜车间里,一瓶瓶“牟小酱”酱菜即将启程,走向世界餐桌。
三元融合奏新曲,黄河新景绘兴卷
在雁鸣湖畔的九堡村,黄河泥塑、农耕体验馆吸引着八方来客;蝴蝶兰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内,各色兰花竞相绽放,成为网红打卡地;“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与“电影小镇”联动推出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主题活动,让1000万游客在田园牧歌中感受农耕文明的魅力。依托“1+6+N”电商直播平台,本土主播们正将“牟小瓜”“牟小蒜”等品牌故事传遍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如今的中牟,农业已不再是简单的“种与收”,而是融合了文化、旅游、创意的“第六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政策护航添动能,同心耕耘赴丰年
丰收的背后,是政策的精准滴灌与干部群众的辛勤耕耘。中牟新区率先推行农村产权交易改革,659宗土地交易项目盘活农村资产16.47亿元;“共享农机”“手机预约农技”等服务模式打通科技助农“最后一公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2万元。面向未来,中牟正以“城乡融合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招引大蒜深加工、果蔬冷链物流等龙头企业,推动“牟字号”品牌走向世界。
沃野千里织锦绣,砥砺奋进正当时!中牟新区将继续以“三化”协同为引擎,以“三园”建设为支点,奋力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答卷,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张晨 徐少杰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