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0盆烟花,4次燃放,距离最近水体仅30米,户外品牌“始祖鸟”联手烟花设计师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脉燃放艺术烟花一事最新曝出的细节,引发了更广泛的担忧。

烟花易冷,生态难愈。活动结束3天后,仍能在现场看到留下的痕迹。

工作人员称,自己看到了4次燃放烟花,“第一次是‘升龙’,从山脚一直延续到山顶,第二次是‘天降彩龙’,从山顶一直延续到小溪旁,第三次是‘游龙戏水’,从小溪旁边一直延续一千多米,最后在小溪旁燃放了‘彩虹’,也是五颜六色的。”

绚烂、糜烂。青藏高原独特且敏感的生态系统,被所谓的艺术创作与商业实践撕开一道伤疤。

可见这场烟花秀的规模之大——1050盆烟花,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轰然“炸开”。确实让人震撼,震撼的是怎么能以“艺术”为名给生态环境造成如此大的破坏?

就算不涉及自然保护区,距离最近水体也仅30米,距离最近的冰川仅6公里,距离地下的鼠兔更是不足一米。这份伤害,不言而喻;这份热闹,请适可而止。

再看蔡国强的现场感言,更觉得讽刺。发言中,他感谢牧民的配合、感谢动物的帮助、感谢品牌、感谢大家“支持我们在这里大闹天宫”。试问,究竟谁在“支持”?谁担得起这份“感谢”?

四次燃放,一场闹剧。从筹划到批准、构想到实施,暴露出公共活动的程序失当,以及生态暴力的傲慢与短视。

闹剧不能不查,不能不禁。眼下,唯有专业评估和修复、严肃追责和惩罚,才能治愈生态、安抚生灵。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任思凝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