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大会在延续'双会联动'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了更深层次的融合与突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秘书长孙兆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9月20日,在2025金刚石产业大会召开之际,这位行业领军者为我们深入解读了本次大会的创新亮点、产业现状与未来布局。

大会创新:双会联动打造产业融合新平台

孙兆达强调,本届大会真正实现了从“形式联动”到“实质融合”的跨越。“相较于以往在政府资源协同、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的初步探索,本次双会联动展现出更高的成熟度与更显著的实效。我们不仅在平台共建、议题整合方面做到了深度融合,更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上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他特别指出,今年首设的“产业与市场发展”分会场成为一大亮点。“我们邀请到半导体封测行业协会秘书长等多位重量级专家,为超硬材料行业'把脉开方'。这些来自下游应用领域的声音,为我们指明了在集成电路、高端制造等重点方向上的发展路径。”

这一创新模式打破了过去单一技术交流的局限,搭建起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高效对话通道。“我们要推动实验室的科研成果真正走向生产线、转化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孙兆达总结道。

产业现状:河南集聚引领全球发展

"全球金刚石看中国,中国金刚石看河南。"孙兆达用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当前产业格局。他透露,河南不仅集中了全国80%的金刚石产能,更汇聚了80%以上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和研发机构。

谈到未来发展,孙兆达说:"我们要从传统的基建、石材等领域,向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转型升级。培育钻石消费市场更是我们重点开拓的新蓝海。"

协会正在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和规范建设。"我们要让行业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创新发展:突破瓶颈提升产业韧性

面对国际技术竞争,孙兆达说:"我们必须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协会通过引进国内外专家,帮助企业突破创新瓶颈,特别是在半导体领域实现进口替代。

在产学研融合方面,孙兆达分享了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近些年我们申请的国家资金超过10亿元,这些资金有效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协会联合高校和研究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通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

人才培养方面,协会采取双轨策略:一方面从华为、比亚迪等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带来创新思路;另一方面通过技能大赛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我们正在推动行业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让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操作高端设备。"

在中国超硬材料行业协会的引领下,金刚石产业正朝着高端化、国际化方向稳步迈进。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国金刚石产业完全有能力在全球超硬材料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千亿级产业新蓝图必将在中原大地徐徐展开,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正观新闻记者 魏泽斌  摄影 周甬


编辑:胡昆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