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板路延伸千年文脉,泉水潺潺诉说城市新语。9月10日,“智涌泉城动能新章”全国知名媒体总编辑济南行活动启动,来自全国17家媒体的总编辑齐聚济南,深入探访明府城与上新街两大城市更新片区,体验泉水之美、人文之韵与发展之力。
济南以“留改拆”并举的更新智慧,让历史与现代在这座老城中相映生辉。总编辑们漫步老街巷,感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独特风貌,考察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成果,体验传统民居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共同见证济南在保护中激活文脉、重塑活力的创新实践。
明府城:泉水与古城的共生之路
明府城是济南历史遗存最集中、泉城特色最丰富、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区域,堪称“老济南”的缩影。这里拥有芙蓉街、百花洲、府学文庙等历史遗存,以及珍珠泉、芙蓉泉等百余处泉池水系和明暗渠系。
济南将明府城的保护性提升与“泉·城文化景观”申遗相结合,按照“留、改、整”的原则,实施房屋保护修缮、历史肌理保护和传统风貌恢复。近年来,历下区对曲水亭街、后宰门街、西更道街的44处泉水院落进行提升修缮,改造王府池子、起凤桥等重要节点,恢复珍池—曲水亭、王府池子—曲水亭两条泉道景观。基础设施也同步改造,引入直饮水系统和微型综合管廊,打造融泉城建筑风貌、泉水特色和历史文脉于一体的展示区。
明府城还注重文商旅融合,引进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首店”品牌以及本地老字号,注重商业价值与文化底蕴的契合。把子肉冰激凌、海棠花造型蛋糕等“泉”味儿美食,以及头戴簪花、身着汉服的游客,让千年古城涌动着朝气与活力。
上新街:百年街巷的焕新之旅
形成于民国初年的上新街,因地势北低南高通向“新建门”得名,被誉为“济南近代城市缩影”。这条百年老街汇集了民族实业、创新思潮、红色革命、戏曲体育等文化底蕴,现存6处文保建筑、10处历史建筑、12处名人故居及22处特色民居院落,曾是老舍、关友声等文化名流聚居之地。
上新街改造遵循“留、改、拆”原则,修缮81个传统院落,在保留历史建筑原貌的同时注入现代元素。更新后的街区以“文商旅养”融合为定位,布局“一主街、三中心、八巷道”的漫步式逛游格局,引入文创、国潮、非遗手作、老字号等特色业态。青石板路、红砖墙与瀑布花墙交织,传统与现代风貌交融,使其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打卡地。
城之“新”:在保护与发展中寻求平衡
济南的城市更新实践注重保护与利用的平衡,强调以人为本。对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遵循“最小干预、修旧如旧”的原则,竭力留存建筑承载的城市文化记忆;其他建筑则通过修缮和配套升级,提升空间品质。
济南通过深入贯彻国家城市更新战略,将其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围绕强省会目标,促进城市更新与经济文化建设协同并进。明府城和上新街的更新案例,体现了济南在保留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与业态,最终实现老城区活力重生的探索之路。(来源:舜网)
编辑:宋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