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困难群体讨薪,等不起,也耗不起!”今年以来,荥阳市法律援助中心持续深化便民服务举措,延伸法律援助触角,以扎实行动擎起法律之伞,为困难群体撑起一片晴空,将“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从承诺化为现实。

“先行清偿”破局讨薪难题

“感谢法律援助中心和援助律师。”随着河南某投资有限公司将最后一笔款项汇入农民工账户,李某坡等5人长达两年的艰难讨薪之路落幕。这起通过法院调解实践《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先行清偿”制度的案件,为建筑行业农民工维权树立了新标杆。

荥阳市法援中心以“调解优先”策略降低维权成本,破解欠薪案件“胜诉难执行”困局,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立法初衷转化为可操作的维权方案。

案件质量是法律援助的生命线。荥阳市法律援助中心建立“制度标准化+评查动态化”体系,确保案件受理、指派及办理规范有序;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挂钩办案补贴提升服务质量。针对农民工、未成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农民工欠薪案优先受理免核查;未成年人案件由专业律师承办并严格保护隐私;为老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军人军属享受“双免”政策。此举推动荥阳法律援助实现从“应援尽援”向“应援优援”的质效跃升。

突破“超龄壁垒”畅通维权路径

“要不是法律援助,我恐怕拿不到这赔偿了。”68岁的王女士感激地说。她受雇某公司从事清洁时,因地面湿滑摔倒致右股骨颈头下骨折等伤,协商赔偿未果。申请援助后,法援律师立即以“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起诉,同步申请伤残及“三期”鉴定,全力搜集医疗记录、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证据,力证王某未享退休待遇且仍有劳动收入,成功突破超龄人员误工费赔偿难点。法院最终采纳律师意见,判决公司赔偿王某12万余元。

此案突破了司法实践中对超龄人员误工费认定的常见障碍,为同类案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范本,彰显了法律援助扶弱济困、维护公平正义的制度价值。

织密服务网络 便捷群众办事

以“郑好办”APP、河南政务服务网等平台为依托,荥阳市着力构建“智慧法援+精细化服务”体系,实现案件申请、材料提交、进度查询的“掌上办、随时办、快速办”;联动郑州市数据服务查询平台,共享民政、社保数据实现经济状况智能核验,通过“承诺制+后台核查”机制确保受援精准高效。

为提升法律援助知晓率,目前,荥阳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15个乡镇(办)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均设立法律援助窗口,并联合市检察院、法院、总工会等6家单位设立专属援助站点,共同构建“城区一刻钟、乡村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人社、民政等多部门资源集中入驻,法律援助律师每日坐班,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案件代理等“一站式”服务,有效减少群众奔波,真正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记者 姚辉常 通讯员 王虎占 王福丽 文/图


编辑:王洋
统筹:赵青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