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如何让反诈宣传真正入耳、入脑、入心,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近日,经开区潮河办事处海马社区探索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反诈宣传新模式,以精准触达的方式将防范知识融入居民日常生活,用人文关怀筑牢财产安全防线,赢得居民广泛认可。
“各位居民朋友,国家反诈中心最新案例视频已发布,快来看看‘境外高薪招聘’的陷阱!”在海马社区的微信矩阵群里,这样的反诈提醒已成常态。社区民警张雅琴化身“反诈代言人”,定期推送《必修这堂课》《棋局》等权威短视频,将复杂的诈骗套路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视觉语言。借助居民碎片化阅读时间,让这些以真实案例为核心的内容实现高效传播,既保证了信息的权威性,又让反诈知识在指尖流转中悄悄“扎根”居民心中。
线下场景里,反诈宣传更成了社区一道“暖心风景”。走进瑞锦海棠苑小区,居民休憩的木质凉棚下,“陌生链接别点击、个人信息不泄露、防诈意识记心头”的红色横幅格外醒目;小区围栏、车棚、休闲广场等处,“诈骗手段花样多 不听不信不转账”等标语随处可见。没有生硬的说教,这些提示在居民纳凉聊天、日常出行时自然映入眼帘,如同沉默的“安全卫士”,潜移默化中加固了大家的心理防线。
“小喇叭”的智慧发声,让反诈宣传更显贴心。为避免打扰居民休息,社区精准把握早、中、晚人员上下班高峰时段,在小区主要出入口启用“小喇叭”循环播放简短清晰的反诈提示音频。传统宣传方式与精准时段的结合,既确保了宣传覆盖面,又做到了“不扰民”,用最直接的声音将防诈意识“送”到居民耳边。
而“警网融合”机制,则打通了普法宣传的“最后一米”。社区民警、网格员、物业人员组成合力,定期走进小区开展面对面的微型普法活动。他们不再是“遥远的执法者”,而是居民身边的“邻里朋友”——拉家常时讲解最新骗术,互动答疑中教大家辨别陷阱,让反诈知识真正走进基层末梢,切实提升居民的识骗防骗能力。
从线上精准推送,到线下场景浸润;从“小喇叭”的智慧发声,到“警网融合”的贴心服务,海马社区构建起全方位反诈宣传体系。这一模式的“新”,在于“润物细无声”的理念,将宣传巧妙嵌入生活场景;在于“精准而不扰民”的智慧,精准把控宣传的时、度、效;更在于“多元共治”的格局,凝聚起民警、网格员、物业、居民共同守护财产安全的合力。未来,海马社区将持续优化反诈宣传方式,让安全防线越织越密,为基层治理贡献更多“温暖经验”。
记者 谢鹏飞 通讯员 吴玲姗 文/图
编辑:李佳露
统筹:张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