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一男子脚被钉子扎伤后,去诊所打破伤风针医生却给他注射了氯化钠。8月31日,桂林市临桂区卫生健康局发布情况通报称,已责令诊所停业,将按有关法规严肃处理。

诊所负责人虽已承认错误并道歉,但这一事件带来的影响,远不止道歉就能平息。

因为患病就医,不是简单的消费行为,其背后承载的是以健康和生命相托的无价信任。

从事件本身来看,该男子脚被钉子扎伤,他深知破伤风杆菌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急忙前往附近的诊所求医,诊所负责人在一系列清创、皮试操作后,却给他注射了一针生理盐水,这一行为不仅违背了基本的医疗职业操守,更是将患者的生命安全当作儿戏,是对医疗行业的极大亵渎

尤其是诊所负责人轻描淡写的那一句:“因为诊所破伤风针用完了,财迷心窍就给他打了氯化钠。”如果患者没有及时发现被掉包的注射物,之后又很不幸的感染了破伤风,这后果谁来负责,如何弥补?

医疗行业是守护我们健康的最后防线,社区周边的私人诊所因为便捷性常被我们需要,在卫生健康体系中扮演关键角色。

相对大型医院,私人诊所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更多依赖医生自律。可现实证明,仅靠自律远远不够,诊所负责人的“财迷心窍”,背后是利益驱使,也凸显监管的缺位

正如这个事件所警示的,监管部门不能仅在接到举报后才行动,应主动出击,将监管力量深入基层,建立更密集、更透明的常态化抽查和监督机制,让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比如,利用药品溯源系统,对诊所药品采购、库存、使用进行全流程监管,避免药品“狸猫换太子”;另一方面,定期或不定期对诊所进行检查,包括诊疗记录、药品管理等,竖起最严格的“高压线”,彻底清除那些害群之马,让失信者付出沉重代价。

此外,该事件也提醒我们,就医时,留意药品名称、包装、使用说明等,对存疑的医疗操作和用药行为,应及时向卫生监管部门反映。

生命至上,健康无价。唯有对危害行为“零容忍”,才能守护这份信任,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任思凝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