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北平原的乡村深处,一家拥有双“老字号”的医院正吸引着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目光。这里,既是“中华老字号”黄塔膏药的发源地,也是“河南老字号”黄塔明氏正骨的传承之所。日前,河南报业全媒体老字号行活动走进滑县骨科医院,探访这家从乡村起步、如今已成为国家三级骨伤医院的杰出代表。
▍百年传承:老字号背后的医脉与仁心
医院党总支书记明新杰向探访团详细介绍了“黄塔膏药”与“黄塔明氏正骨”的源流。黄塔膏药起源于清顺治末年,由明氏三世祖明时通在一位宫廷太医的指导下研制而成。该膏药选用二十余味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明时通还摸索出一套配套正骨手法,使膏药与手法相得益彰。这一技艺传承至今已360余年、历经十五代人。
1940年,明氏第十代传人明全富、明全有在滑县黄塔寺村创办正骨房,专事正骨与膏药制作,正式对外应诊。1983年6月,豫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民营骨专科医院——黄塔寺祖传正骨医院成立。1991年,医院更名为滑县骨科医院,并逐步拓展为跨区域运营的国家三级骨伤医院。
在黄塔明氏正骨史馆,探访团不仅了解到这一传承脉络,还见识了多项医院自主研发的专利产品,如荣获澳门国际创新发明展览会金奖的弹力夹板、获南非共和国国际发明专利的消疼液搽剂等。随后,大家走进制剂中心,亲眼目睹黄塔膏药的制作过程,感受传统工艺与现代管理的完美融合。
▍中西合璧:四大核心技术驱动骨科创新
探访团一行随后来到俄罗斯伊里扎洛夫技术中国培训中心,深入了解该院引进的伊里扎洛夫先进微创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案例。
明新杰介绍,黄塔膏药、明氏正骨术、现代微创技术和伊里扎洛夫技术共同构成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四大核心技术”。尤其是微创技术,仅通过约1厘米的切口即可处理骨折与畸形,极大减轻了患者痛苦。而伊里扎洛夫技术更是国际骨科史上的里程碑。2023年5月,在医院与俄罗斯技术合作方的共同努力下,“俄罗斯伊里扎洛夫技术中国培训中心”在此成立。该中心不仅开展系列培训项目,提升国内医生的外固定架临床应用水平,更使众多患有骨折后遗症、骨髓炎、肢体畸形等复杂病情的患者,不出国门就能接受国际优质治疗。
这些技术的引进与融合,使滑县骨科医院快速获得国际认可。探访过程中,一位媒体人因左上臂三年活动受限,疼痛科专家张全金现场为其施行中医手法治疗,短短几分钟便显著改善功能,赢得一片赞叹掌声。
▍迈向国际:打造区域性骨科医疗中心
在与医院管理层的座谈中,明新杰阐述了未来的发展规划。目前,医院已形成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多专科中心协同发展的大型医疗集团,总占地面积333亩,床位1153张,员工1300余人,并在多地设立分院。
近年来,医院屡获殊荣:黄塔膏药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获认“中华老字号”,实现安阳市在该领域零的突破;今年7月,医院正式晋升为“国家三级骨伤医院”,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媒体代表也从传播、文化、学术三个维度提出建议:加强互联网语境下的品牌叙事,打造院长与专科带头人IP,甚至设计卡通数字人形象,提升公众认知;进一步擦亮社会责任品牌,突出多年来赠医赠药、民兵医疗救护连建设,以及在水灾、疫情期间的突出贡献;通过举办或承接高层次学术会议,夯实专业实力,打响“大骨科”特色品牌。
明新杰表示,未来医院将继续立足豫北、面向全国,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骨科医疗中心,让传承三百多年的仁心仁术,持续惠及更多患者。
编辑:李洪永
统筹:张玉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