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景区热门打卡点排队拍照问题成为讨论焦点。

据央视新闻,正值旅游旺季,不少游客反映,因排队拍照时间过长而体验不佳。为此,一些景区推出“限时拍照”措施。有的限时30秒,有的限时1分钟,有的限时5分钟。这些措施引发争议,支持者称可提升打卡点流通效率,缩短等待时间。也有游客认为,这违背了自由体验的初衷,尤其限制了摄影爱好者的创作。

旅游拍照,原本是件随走随拍、随心所欲的事情——拍摄的内容和角度、人物的姿势和动作,都不必遵循固定套路。但近年来,随着摄影设备越来越多样,人们“出片”意愿越来越强,“打卡照”就变得流行起来。许多景区也顺势而为,设立网红打卡点,供游客拍出心仪的“人生照片”。

然而,网红打卡点意味着热门、排长队;有人快有人慢,有人霸场有人赶场。如何平衡,压力依然落在景区身上——该如何解决痛点?如何既保障景区秩序又满足游客体验?

“限时拍照”是一种解法安排“计时小哥”严格掐表计时目的是更好实现资源分配,这也是精细化管理下没有办法的办法。

当然,维持秩序不可忽视温度。一方面,工作人员除了要计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拍摄技巧,帮游客调整角度、指导动作,提高拍照的效率。另一方面,时间设置、打卡点设置应更加灵活。

例如,淡季和人少的时候可不计时;对特殊人群适当放宽时限;多设置几处打卡点分流、优化景区格局等等,人性化关怀多些,公众的理解就多些;服务细节多些,争议自然会少些。为兼顾效率与公平,景区秩序有限,但创意和善意无限,提高服务品质亦永无止境。

旅行途中,许多惊喜藏在镜头之外。各美其美,才能别具一格。无论限不限时、定不定点,游玩重心都应回归“感受”二字——景区以服务品质铺垫旅游感受,游客以文明观念为之加分,这样才能拍出最值得纪念的一张“人生照片”。

期待更多景区能以人为本,破解痛点,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任思凝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