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总说‘别玩手机’,孩子反而更抵触,今天才算明白问题出在哪儿。”8月15日上午,惠济区迎宾路街道银通社区的亲子关系心理课堂上,一位家长听完课后恍然大悟。这场主题为“读懂孩子 温暖相伴”的课堂,吸引了30多位家长参与。
课堂上,心理咨询师丁老师用家长们熟悉的场景打开了话匣子。“孩子哭闹时,你是不是先讲道理?”“喊孩子别玩手机,他是不是装没听见?”一连串提问让家长们频频点头。随后,丁老师通过情景模拟让大家直观感受差异:一边是“赶紧写作业,别磨蹭!”的命令式语言,一边是“妈妈知道你想再玩会儿,咱们约定再玩10分钟就写作业好吗?”的共情式表达,现场家长刘女士表示“原来换种说法,效果差这么多”。
最热闹的当属“角色扮演”环节:一位家长扮演“沉迷手机的孩子”,另一位家长试着沟通。有人还像往常一样说教“天天玩手机,眼睛都要瞎了”,“孩子”立刻别过脸不说话;直到有人换成“你玩的这个游戏好像很有意思,能跟妈妈说说吗?”,“孩子”才愿意开口。这一幕让家长们深刻意识到,说教式沟通根本走不进孩子心里。
针对家长最关心的“怎么建立信任”,丁老师给出3个实用关键词:尊重孩子的小情绪、放下手机专心陪、表扬时说清具体事,比如“你今天主动收拾玩具,很棒”,而非笼统的“你真乖”。课堂上,家长们还敞开心扉聊自家的亲子矛盾,丁老师一一支招,氛围既热闹又暖心。
“以前总觉得是孩子不听话,现在才知道是自己没读懂他”课后,不少家长带着满满的“干货”离开。下一步,该社区还会多办这类贴近家庭需求的活动,帮家长们成为更懂孩子的“暖心陪伴者”。
记者 张国庆 通讯员 张文澜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