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早上6点半,中牟新区官渡镇大段庄葡萄种植专业户王坤坡和妻子申小雨走出自家的葡萄大棚,两人已各自摘了满满一筐青翠欲滴、晶莹透明的“阳光玫瑰”。在大棚西口马路边的棚庵下,两人小心的把葡萄摆在支了十多年的木板上,一天的经营开张了。“今年种了1亩夏黑、3亩阳光玫瑰,夏黑早就卖完了,阳光玫瑰正在热销。”王坤坡信心满满地说着,妻子申小雨抬手擦擦脸颊的汗珠,洋溢出灿烂的笑容。
几乎同一时间,刁家乡辰耕生态园里的韩志磊走进猕猴桃园。“8月底,猕猴桃就可以摘果了。”韩志磊说,今年辰耕生态园还种了20亩高端蜜薯,8月12日准备开园接客,还有十亩甘蔗等到9月底可以收割。“今天种下了3亩红萝卜,当下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种下的是希望,收获的是幸福。”说话间有电话打进来,原来是今天有客人要来辰耕生态园摘火龙果,韩志磊热情地说:“欢迎欢迎,进棚随便吃!”
上午10点多,大孟街道办事处郑岗村果农王小兴家的黑宝石李子园里,10多个外地来的客人兴高采烈地一边说笑,一边摘果子。黑宝石李子为晚熟优质品种,果皮紫黑带光泽,果肉乳白、细脆多汁、甜而不涩。记者看到,一颗颗黑宝石梨子嘟嘟噜噜结满了树枝,有的树枝稍不堪重负几乎拖到了地面草丛。王小兴介绍说,连日来,来自郑州、开封等地的顾客络绎不绝来园采摘。满树黑宝石李子不但为王小兴带来了不错的收入,还是郑岗村引人注目的好景观。
大孟街道办事处万胜村蔡庆林家的无花果园里,长排短行的无花果园绿意婆娑,无花果树翠叶凝霜,累累无花果集结枝头,或青涩如桃,或深紫若脂,花隐于果,蜜藏于叶,恬淡静谧,坦然自若。蔡庆林告诉记者,他家今年种了6亩无花果,是目前中牟新区面积最大的无花果园。
甜蜜大孟,果香四溢。 当下,大孟街道果园迎来丰收季,黄金蜜桃色泽诱人、李子酸甜可口、无花果软糯香甜、新玉蜜梨脆嫩多汁、夏黑葡萄馥郁饱满——5大明星品种悉数成熟。得益于果农们的精心管理和得天独厚的环境,这些水果品质出众、口感绝佳,是大自然馈赠的舌尖美味。瑞栀源合作社负责人姚永瑞说,为了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鲜甜,瑞栀源合作社积极搭建产销桥梁,双线发力助农增收:线下精心设计趣味采摘线路,带客人深入果园,亲手采摘最新鲜的果实,体验田园乐趣。线上通过火热直播带货,主播现场展示水果品质,讲述果农故事,让天南海北的顾客动动手指就能“码”上尝鲜。
在官渡镇乡谣农场,90后“场主”杨冬正在检验即将出棚的阳光玫瑰。“所有葡萄大棚全年栽培避免化学药物的使用,以草养地,调节土壤养分和果树根系环境,不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含氧量,又保证了空气湿度和温度,给葡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杨冬说,“去年冬季我们在树行间套种了油菜,春季破碎还田用来压制杂草和培肥地力。”对于上色玫瑰香葡萄杨冬一直采取松散串种植方式,让每一粒果子都能见到太阳,充分吸收阳光后果子才能自然上色、增糖、增香,独特的浓郁玫瑰香味深得消费者认可。他坚定地说:“我们始终坚持自然农法种植,自然养糖,不催熟,不降低投资,给消费者提供健康的好口感果子,让农残远离餐桌。”
生态采摘园游人如织、农业合作社多点开花、沿黄经济林带星罗棋布……目前,经济林果遍布中牟新区各个乡(镇、街道)。为了实现从“好收成”倒“好收益”,中牟新区系统化推进农村电商,去年成立的中牟电子商务协会,会员已突破50家。今年以来,协会积极搭建平台桥梁,邀请多家电商平台负责人到中牟实地调研、精准指导,并开展互联网营销培训,成功孵化90余名“新农人主播”。同时,着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中牟优农”品牌库已汇聚20余家企业的50余种优质产品,为农产品溢价注入品牌动能。电商的蓬勃发展,强力拉动了农产品深加工需求,年产值成功跨越亿元门槛。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徐少杰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