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民生之本,服务是初心之锚。郑州水务集团高新供水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构建“雁阵”供水服务体系,深度融入高新区社会治理网格,通过数字技术赋能精准服务,为31万用户织就一张“智慧水网”,打造出全市公用事业领域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高新样本”。

智能水表“站岗” 民生小事秒响应

“要不是供水公司及时提醒,家里真要‘水漫金山’了!”7月4日,家住高新区睿智禧园的史女士回忆起5月21日的经历仍心有余悸。当日上午,她因工作离家后,智能水表系统监测到其家中用水量从日常0吨骤增至3.9吨,立即触发预警。供水网格员与社区网格员联动响应,仅用12分钟便赶到现场,发现是阳台洗衣机接口脱落导致漏水。

这一场景的背后,是高新区98%的智能水表覆盖率。目前,全区31万块智能水表构建起“异常用水预警”和“独居老人关怀”两大核心场景:系统通过用水量突增或突降的模型分析,自动向用户及紧急联系人发送预警,网格员30分钟内上门核查。截至今年6月累计触发预警6320次,处置及时率达100%。此外,系统还能识别独居老人异常用水模式。6月5日,某小区李老太太家连续4小时零用水,平台联动社区上门后发现老人被子女接走团聚,避免了一场虚惊。

“码上办”全覆盖 服务提速零转接

在郑州高新区公园府小区,每个单元电梯口的“高新供水服务二维码”成为居民用水服务的“快捷入口”。目前,全区226个小区已安装近2400块“码上办”公示牌,用户扫码即可直达微信服务号,一键办理咨询、报修等业务,实现“用户下单—网格接单”的最短路径闭环。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高新供水为5个网格配备“在线客服”,并建立供水服务知识库。以5月数据为例,系统接单1578单,转人工率仅16.98%,机器人回复准确率达93%,人工压力显著释放。同时,自主研发的“郑水一修”工单小程序深度嵌入服务体系,支撑“1330”服务标准(1分钟接单、3分钟联系用户、30分钟到场),并联动“码上办”“数字城管”等平台,实现工单秒级流转、智能分配和实时跟踪。

数智抢修显威力 城市治理“毛细血管”更畅通

数字赋能的优势在应急抢修中尤为凸显。今年5月19日,红松路与科学大道交叉口管道突发异常,“郑水一修”平台秒级派单,抢修队员20分钟抵达现场。与此同时,“水务智能体”同步指挥关闭阀门,并通过短信精准通知受影响用户,最终抢修提前3小时完成。这一案例印证了“网格联动+数智赋能”的强大合力。

此外,高新供水为外勤人员配备智能工牌,实现位置追踪、安全预警和工单进度实时反馈,进一步筑牢服务保障网。从31万智能水表的“默默守护”,到“码上办”“在线客服”的便捷服务,再到“郑水一修”平台的高效调度,高新供水以数字技术为笔,勾勒出一幅“智慧水务+基层治理”的生动图景。

记者 孙庆辉 通讯员 方宝岭


编辑:康迪
统筹:赵青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