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脚步丈量家乡土地,用镜头捕捉风光美景,让青春助力乡村发展。7月15日至20日,来自武汉传媒学院的大二学生一行在新密市米村镇开展了主题为“融媒新声入乡野:大学生三下乡赋能美丽乡村形象传播工程”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学生们发挥专业优势,深情诠释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理解。
活动中,青年学生们分别走进米村镇的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朱家庵村和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范村,穿梭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一边利用镜头和光影捕捉乡村的美好景色,一边走访村民了解记录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效。在朱家庵村,古香古色、韵味独特的建筑风貌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在与村民聊天时得知,曾经贫困的村子近年来抢抓新密市文旅产业发展的机遇,深挖文化底蕴,美化人居环境,探索休闲农业产教融合的新路径,不仅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提高了生活水平,也让原来冷清的村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尽全力用独特的艺术视角、高质量的影像作品去发现、推广和宣传朱家庵村,尤其是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让更多人通过作品了解朱家庵村,游玩朱家庵村,也为其继续发展乡村旅游助力。”
在范村,学生们遇到了正在地里耕作的村民,当得知学生们正在用镜头记录家乡发展时,村民喜出望外表示,这几年村里修了路,环境干净了,“你们拍视频发出去,能吸引游客,我们种的菜就好卖了。”学生王家琛当即回应说:“我们不仅会记录具有中原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也在思考如何通过视频去助力乡村产业的发展,并计划在未来制作的视频中加入宣传优化建议,对接农副产品外销,这也是我们这次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
为更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发展需求,青年学生们一行还与米村镇政府展开了深入交流。镇党委副书记高莉与学生们共同探讨了如何有效利用视频作品进行乡村形象推广,并结合初步剪辑的范村风光和果园短片片段提出了具体建议,如突出朱家庵村的非遗剪纸文化元素,强化果园生态种植的特色,“这些信息帮助我们精准定位目标受众,例如重点面向城市家庭推广亲子采摘体验游。”学生李潭清说。
“果园的视频短片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后,已获得数千次转发,带动线上果农咨询量显著增加,也让我们这次实践活动有了更实际的意义和成果。新密是我的家乡,活动结束后,我还会继续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接地气、有温度的乡村振兴题材作品,通过文学和图像的力量、青春和热血的力量去服务家乡的建设发展,诠释新时代新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李潭清表示。
记者 薛璐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