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实现自主实施四类复杂带电作业,顺利通过市公司无违章现场验收,荥阳配电网自愈示范区内实现自愈全覆盖……这一系列卓越成绩的背后,是国网荥阳市供电公司在短短4年间配电网转型提升的历史性跨越,是“故障区段最小化、恢复供电最大化、全链条智能监测、数智化高效调度”供电体系的厚积薄发,每一次成功实践都标志着公司在新型配电系统建设路上迈出的坚实步伐,更是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和精彩缩影。
11小时奋战,首破技术难关
通过两台发电车(左一、中间)和一台移动厢变车(右一)搭建起旁路运行系统,将开关带电隔离进行不停电更换
7月2日,经过11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国网荥阳市供电公司圆满完成了今年首次第四类不停电作业。
本次作业是将10千伏襄6板I襄运线豫龙路线02号开关在不停电的情况下改造为一二次融合类断路器。由于操作复杂、技术性强、涉及细节多,这一作业属于技术难度最高的第四类带电作业,也是目前带电作业领域技术难度大、对综合协作能力要求高的项目之一。
通过移动厢变车搭建旁路系统保障线路正常供电
与以往一二类简单带电作业不同,本次作业整个过程需要由多名持有复杂类带电作业证的专业人员精密配合,两辆带电作业车协同工作,并配备一辆移动箱变车负责搭建旁路系统,在带负荷状态下安全更换断路器。为保证安全高效地完成此次作业,国网荥阳市供电公司在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前期多次现场勘察,对线路负荷、运行电流及作业现场风险点、危险点等诸多因素进行反复研判。针对作业所需的专业人员配置,公司积极协调资源,区域协同作战。此外,国网郑州供电公司亦提供了大力支持,不仅调配了移动箱变车、旁路电缆系统等多套特种设备,还特别派遣了一名不停电作业中心的专家亲临现场提供技术指导,确保了整个作业过程的顺利进行。
严管控优,实现“零违章、零隐患”
在2022年,国网荥阳市供电公司受限于设备与人力资源,在面对这类复杂带电作业任务时,不得不依赖国网郑州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中心的全程支持。通过过去4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该公司持续积累技术经验、强化作业技能培训,不断补充升级人员和设备,实现显著蜕变。
专业管理部门现场同进同出管理并逐项核对现场检查要点
本次作业,他们将4年磨炼的成果全面运用,将其作为市公司级无违章现场项目提级管控,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技术实力和安全管理水平,向着“零违章、零隐患”的目标稳步迈进。
实施过程中,专业管理部门从前期现场勘查、前置管控资料审核、特种作业车辆设备检测、人员准入资质审查,再到当天计划现场实施,全程紧密部署,确保监管到位、责任到人。严格落实“1+2+3+N”配网建设管理要求,分管领导、专责等管理人员深耕作业一线。严格落实安全包保人“同进同出”监管职责,保障专业查处违章监管质效,严防严守作业现场第一道安全防线。核心骨干人员充分履行作业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安全监护人职责,确保施工现场操作流程标准规范。
最终,经过现场评审,该项目被评定为市公司无违章现场。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团队的努力与实力,更标志着公司不停电作业业务在作业技术水平、标准操作流程和安全质量管控力方面迈入了新阶段。
班组成员上斗前进行安全带状态检查
“经过4年努力,我们已从昔日的学习观摩者转变为自主作业的实施者,今日,更是取得了首战即创标杆的优异成绩,太令人振奋了!”该公司带电作业班组成员张刘涛感慨道,对班组的蜕变深感自豪。
稳步攻坚,示范区内自愈全覆盖
本次任务的圆满完成,也是国网荥阳市供电公司实现自愈示范区自愈全覆盖关键性的最后一步。长期以来,提升供电可靠性一直是公司的年度核心重点工作。随着公司配电网自愈示范区的逐步建设、扩大和完善,公司在这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自正式启动配网自愈建设工作以来,公司以城区110千伏曹李变电站为中心,采取逐步向周边变电站辐射的建设方式,依托配电网网架结构完善工程,稳步提升自愈线路覆盖范围。
2022年,该公司选取11条线路作为首期建设对象,对其进行终端设备和线路改造,使其与周边线路实现“互联互通”。再严格按照“分段、分支、用户”配网保护三级配合整定要求,设定线路开关定值,准确缩小故障范围。
2023年,基于一期的成功经验,公司将建设范围扩展到89条线路,逐步解决分支馈线联络及自愈覆盖问题,并结合负荷分布及主网电源布点规划进行优化调整。
2024年,为进一步解决线路供电半径大,单条线路维护任务重的问题,公司将范围扩大到129条线路。公司统筹技改及成本资金,在线路各主干、大分支区段合理布设智能故障指示器,对各类异物碰线、泄漏电流异常增大等潜在隐患精准预警。
2025年上半年,经过持续提升改造,公司实现了全域175条自愈线路的建设目标,达到了荥阳市配电网自愈示范区100%的覆盖率,继续保持全省县域领先水平。
好用电,用好电,不停电。国网荥阳市供电公司始终践行“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理念,从提高客户获得感和满意度的角度出发,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持续提升带电作业能力,稳步推进自愈线路覆盖,为建设高可靠性的“坚强智能”城市配电网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 姚辉常 通讯员 周二严 肖筱 张泰铭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