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奋进力量织密民生幸福网
——访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徐勇
“全会立足全局、把握大势,对我市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工作作出了全面科学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郑州发展的奋斗目标、总体任务、重大要求、重点工作,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徐勇表示,下一步,全市民政系统将坚决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深刻把握《实施意见》的核心要义,自觉将民政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找准定位、担当作为,在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贡献民政力量。
在筑牢民生保障底线上展现新作为。进一步提高低保特困和孤儿保障标准,今年1月1日,农村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基本生活最低保障标准已由每人每月109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180元;从7月1日起,全市低保标准由760元提高到841元,特困供养标准为低保标准的1.5倍同步调整;持续夯实临时救助工作。
在构建养老服务格局上寻求新突破。加快健全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统筹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壮大银发经济。落实好省、市民生实事,推进10家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成50个村级示范性老年助餐服务站,为20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建设600个城市社区“银发顾问点”,培养“银发顾问员”700人。同时,重点围绕资金管理、服务监管、老年人权益保护、消防安全四个方面问题,大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在优化专项社会服务上实现新提升。创新婚姻登记服务,持续开展婚姻登记“全国通办”,逐步完善婚姻家庭辅导;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倡树婚事新办简办新风尚;强化地名服务管理,全年至少完成40%乡村道路命名任务,每个县(市)乡村道路命名不少于600条。
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上取得新成效。推动民政服务融入基层网格,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助力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基层治理、服务社会公益事业、助力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积极作用,围绕重点产业体系、核心产业链,培育10~20个品牌社会组织;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民政服务资源融入基层网格,落实独居、空巢、留守、失能等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倡导低碳文明祭扫。
记者 陶然
编辑:宋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