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郑州公安交警部门紧跟时代科技潮流,聚焦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坚持“专业+机制+大数据”警务新模式,推进公安交管科技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智慧交管”在改善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缓解交通拥堵、维护道路畅通等方面的前沿技术优势,开展科技创新应用探索,在服务和支撑交通管理中收到显著成效。

2024年度,郑州市公安交管局自主研发“假日交通态势晴雨表大数据模型”获得全省公安交管大数据建模竞赛一等奖;自主研发的“基于多种感知资源融合的缉查布控技战法模型”获得公安部交管局公安交管大数据建模竞赛三等奖;制作的科普作品《非现场执法 科技助力交通安全的“守护者”》,代表河南省公安厅荣获河南省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

以智慧交通系统建设为牵引,提升集成指挥能力

一是优化完善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织密前端点位布局,升级改造交通管理智能防控体系,推进监控设备“全覆盖”,城区现有前端感知设备9432套,全市建成了集视频监控、指挥调度、分析研判、布控拦截等功能于一体的交管数字警务室23处。二是创新勤务动态管理平台。围绕“情、指、勤、督”,自主创新研发交警勤务动态管理平台,接入数字电台、警务通、5G执法记录仪等多项警务资源,实现了警务装备“看得见”、执勤警力“叫得应”、勤务部署“调得动”、指挥调度“管得住”,日均在线警力1千余人次。

三是深化“勤务一张图”建设,及时处理预警信息,推进交通拥堵被动发现向主动化解转变,缩短疏堵保通时间,推动警务效能提质升级。

以大数据应用为支撑,提升畅通管理能力

一是全面推广“郑州市轻微交通事故互联网快速处理平台”进行远程视频快处,实现一键报警、视频接警、远程定责、在线理赔、车辆维修及伤者医疗费用保险提前介入,车损和轻微人伤事故办结时间缩短至“分钟级”“小时级”。截至目前,全市轻微交通事故快处率52%以上,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二是开展无人机交通组织优化试点。交管局采购了2台测绘专用无人机,选取未来路金水路、三全路花园路等路口进行了二维、三维建模,对交通组织渠化进行调整,选取花园路三全路、花园路宏康路路口,进行初步流量采集,结合Deepseek等大模型优化信号配时试点,逐步提升重要交通节点的通行能力。

三是做好城区道路交通信号优化提升。结合路口多时段流量变化特点,精细提升路口交通信号配时,累计建设“绿波带”135条,涉及317个路段、1441个路口,路网通行效率提升9.3%。据百度地图数据显示,主城区早晚高峰平均拥堵指数较2019年下降13.3%,交通运行健康指数在全国Ⅱ类城市中排名第二,被公安部综合评价为A级。

以方便群众出行为目标,提升便民服务能力

一是紧抓“便民”根本、突出“利企”关键,全面落实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和便民利企一系列措施,深入推进全省通办、一网通办、就近可办、一次办好,办理的10项群众关心事项受到全社会好评。

二是利用科技手段、互联网+技术,研发应用了普通程序远程处罚系统,采用当事人线上人机对话的模式,实现了当事人远程发起申请—实名认证—在线审核—生成处罚决定等系列自助操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壁垒,便利当事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办理行政处罚业务,让行政处罚一次不跑,更加便民,有效推动提升了公安交管工作效率和服务效能。

三是自主研发了“大气污染防控禁限行车辆电子通行证管理系统”,自动关联公安、环境、城建、城管、交通运输、高德地图等部门相关数据,对符合申领条件的货车等禁行车辆,自动审核发放电子通行证,自动规划和优化通行路线,实现“指尖办”、“立刻办”,“一次也不用跑”,为便民利企、服务经济发展贡献了交警力量。

以治理交通违法为重点,提升安全防控能力

一是加强道路安全风险防控,在重点路段、重点部位和重点区域补充和增强道路科技基础设施,全面提高中心城区、郊区县和城市周边高速及国省道公路的道路交通感知监测能力,强化交通安全源头治理,实现道路安全风险隐患分类管理、分级管控、分色预警,隐患排查整治更加精细,重点车辆管理更加规范,“减量控大”工作成效显著。郑州交警在23、24年连续两年度全省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考评中位列第一。

二是强化道路交通秩序治理,静态交通治理与动态交通优化并重,运用数字孪生、知识图谱等技术,全方位、全时段精准刻画路口路段、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设施以及环境等交通要素,推动构建以“态势可见、问题可辩、过程可管、异常可控、隐患可治、效果可评”为目标的交通数据治理新模式,最大限度缓解“过街难”、“行车难”、“停车难”等问题。

三是深化智能交通综合治理,充分依托交管12123、郑好办、交管微信公众号、路面信息化诱导屏等多源渠道,精准提供交通路况、交通事故、交通管制、绿波速度、停车泊位、公交到离站、公交拥挤度等多元化交通信息,让市民真实体验交通出行更加安全、便捷和高效。

2025年度,郑州市公安交管局将紧盯“安全、畅通、服务”交警三大主责主业,持续践行“专业+机制+大数据”警务新模式,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发展经验,深度开展我市公安交管科技应用创新研究,全力推进交管前端基础设施建设、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公安交管智慧化提升、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拓展等重点工作,着力推动科技赋能各项交管业务,主动运用新思维、新科技、新方法提升交通管理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加美好的出行环境和交通生活,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正观新闻记者 刘德华 张玉东 通讯员 邢红军 文图


编辑:胡昆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