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郑州,阳光明媚。在二七区马寨工业园区,河南省宏达炉业有限公司的生产厂房内,机器轰鸣,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工人们熟练地操控着设备,将一袋袋优质耐火材料成品整齐码放,准备发往国内外客户手中。这家扎根耐火材料行业20余载的企业,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在行业内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而这传奇的背后,是其从创新基因出发,不断深耕细作的发展历程。

科技筑基:从创新基因到细分行业领军

河南省宏达炉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98年,作为依托河南省冶金研究所成立的科技实体,公司自诞生之日起就自带创新基因。这种创新基因如同强大的动力源泉,推动着公司在耐火材料领域不断探索前行。历经多年发展,公司已在马寨、新密、大石桥建成3个生产基地,占地超百亩,年产能达10万吨,成为国内耐火材料领域的核心参与者。

凭借深厚的科技底色,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屡获殊荣,先后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通过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跻身“全国百强耐火材料企业”行列。在产品布局上,其构建起六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丰富矩阵,主导产品不定形耐火制品在钢铁、建材、电力等高温工业领域占据关键地位,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达53%,稳居行业前列,是当之无愧的细分行业领军型企业。

如今,其产品不仅为宝武钢铁集团、河钢集团、首钢集团、敬业集团、江苏沙钢等国内龙头钢企配套,更出口至伊朗ZISCO、越南HOAPHAT、巴基斯坦PSM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大中型钢铁企业,以稳定的性能赢得了全球客户的信赖,也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创新驱动:技术深耕与产业升级

“新质生产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这一理念如同明灯,贯穿宏达炉业的研发脉络。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郑州市企业技术中心”与“河南省功能不定形耐火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配备了先进的检测设备,近3年研发投入占比始终保持在6.3%以上,为技术突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也让创新有了落地的基础。

产学研合作成为创新破局的关键。公司与武汉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协同机制,累计开展60余项技术攻关,涵盖工业窑炉长寿化、危废处理材料功能化等前沿领域。其中,2019年承担的郑州市“1125聚才计划”项目“大型球团带式焙烧机用功能耐火材料研究与应用”,及2020年攻关的“固体危险废物减量化处置用关键耐火材料的研制及产业化”,技术水平达国内领先,成为行业技术标杆。

公司在研发投入与产学研合作方面结出了丰硕果实:累计获全国及河南省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13项(一等奖12项),国家授权专利100余项(发明专利11项),参与制定地方标准1项、团体标准1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及绿色低碳转型优秀解决方案1项。这些成果不仅是对公司技术实力的肯定,也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未来图景:双轮驱动驶向深蓝

面向智能化、绿色化浪潮,公司总经理郭宏相表示:“宏达炉业将坚持‘品质+创新’双轮驱动,计划用5年时间实施设备智能化改造,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加速向行业标杆跃升,在新的发展阶段迈向新的征程。”

从马寨工业园区的一隅厂房到全国耐火材料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宏达炉业用27年诠释了传统制造业的创新密码。在智能化、绿色化浪潮中,这家“隐形龙头”正以科技为桨、品质为帆,驶向耐火材料产业的深蓝海域,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记者 朱翔宇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康迪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