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时两天的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中国式摔跤资格赛,5月18日在开封体育中心落下帷幕。作为东道主的河南队在本次比赛中表现非常出色,参赛的12人全部拿到决赛资格。
作为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中的比赛类项目,中国式摔跤共设设男子56公斤级、65公斤级、75公斤级、90公斤级以及女子56公斤级、70公斤级共6个级别,将产生6枚金牌。在资格赛中各级别前16名的运动员获得决赛圈入场券,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27支代表队的210余名中国式摔跤高手齐聚古城开封。根据竞赛规程,每个参赛单位每级别最多可报2人,东道主河南队派出了共12名男、女运动员,实现了全级别满额参赛。
在5月17日的首日比赛中,河南队出场的6人就全部拿到决赛圈资格,实现了“保底目标”,第二天全队再接再厉,最终全部晋级。“队员们打得确实好,甚至超越了我们的预想。我一直在要求他们要胜不骄、败不馁,永不言败,有几场比赛都是到最后几秒反败为胜,都拼出来了,队员们比赛作风不错,以后要坚持。”主教练张会超说。
男子65公斤级选手毕建宇告诉记者:“中国式摔跤历史悠久,是咱们的民族瑰宝。它不仅需要力量,也需要各种技巧配合,更考验你的身体素质和你的技战术水平、临场发挥,练习中国式摔跤不仅能拥有强大的体魄,还能练出精明的‘战术头脑’。场上僵持、落后、追分的时候就想,这么多年艰苦训练,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能放弃,背后是家人、教练、同伴对我的期望,我一定要拼到底。”
作为中国跤的发源地,开封自古便是摔跤运动的中心,北宋“相扑”盛况在此绵延千年。此次比赛落地开封,不仅为古都注入了体育激情,更加深了体育赛事与文旅”的融合。据了解,赛事期间,游客可深度体验“中国跤”的独特魅力探访开封市中国式摔跤协会的训练基地,观摩跤手们的日常训练;走进清明上河园,在蹴鞠表演中感受宋代体育的繁荣,于虹桥、汴河畔重温《水浒传》中“高俅踢球”的趣事;在万岁山武侠城,更是有“二鬼摔跤”“石锁上拳”等非遗技艺。以赛为媒,本次比赛也就此成为“跟着赛事去旅游”的典范。
(正观新闻记者 郭韬略 文 图片来源 河南省体育局)
统筹:王绍禹
编辑:蔡胜文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