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拥有212年历史的意大利科莫歌剧院,日前迎来2024—2025年春季演出季收官音乐会——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廖昌永携手世界声乐合作钢琴艺术家哈特穆特·霍尔,带来“中国之春:廖昌永与哈特穆特·霍尔中国艺术歌曲音乐会”。
科莫歌剧院是意大利北部最古老、最具影响力的歌剧院之一,也被称为“小斯卡拉歌剧院”。这场精心策划的演出,将16首中国艺术歌曲化作流动的东方画卷,廖昌永醇厚的男中音与霍尔的钢琴交融,为观众献上一场跨越中西方文明的音乐对话。
作为古典音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艺术歌曲在欧洲已有近千年的历史。2021年,廖昌永与哈特穆特·霍尔联合编著的《玫瑰三愿:中国艺术歌曲16首》,由全球最古老的音乐出版社——德国大熊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中国古诗词谱曲的艺术歌曲首次以中、德、英三种语言在国外出版。两人在科莫歌剧院联袂上演的正是这16首中国艺术歌曲。
从激情高亢、起承转合再到柔情婉转的低吟,中国艺术歌曲的神韵和精髓令人心动。每曲唱毕,科莫歌剧院内掌声热烈。临近尾声时,应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响,廖昌永返场演唱黄自的《思乡》和多尼采蒂的《我要建一座宫殿》,以精妙的文化互鉴为这场音乐对话写下完美注脚。
“千言万语不如清唱一句。”廖昌永说,“外国观众虽然不一定能听懂中文,但却能被中国艺术歌曲独有的韵味和深厚的情感所打动。音乐家在舞台上的表演更是与观众交流的过程,满怀深情地演唱,就会收获观众真诚的反馈,这样的音乐传递出的真善美总是能够穿过时空、越过山海,唤起人们的心灵共鸣。”
哈特穆特·霍尔表示:“这些年,通过中国艺术歌曲的国际推广,欧洲的观众对中国音乐艺术的过去与当下有了了解,对用中国的美丽语言所讲述的人类共同的悲喜深感震撼和共鸣,这就是音乐这座人类文化和精神桥梁的作用和意义所在。”
除了当晚的音乐会之外,廖昌永此行还与上音师生走进在国际音乐界享有盛誉的意大利“加拉拉泰普契尼音乐学院”校园,通过大师班、讲座等活动,与当地学子、观众面对面交流音乐与传播中国文化的感悟。
(来源 新民晚报 记者 朱渊)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