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作为需要特殊关注的群体,他们行动不便,消防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养老院作为老年人的集聚地,一旦遇到火灾,更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养老院部分老人缺乏足够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喜欢卧床抽烟,烟灰飘落极易点燃可燃物,引发火灾。部分从业人员也对火灾的危险性认识不足,逃生知识缺乏,一旦发生火灾,易形成混乱的局面。
老人自救能力弱
违规搭建临时建筑
部分养老院由于老人人数较多,社会公共养老服务跟不上,养老机构为了增加床位,搭建临时用房、员工宿舍,由此带来了极大的消防隐患。
部分养老机构因维护不到位,存在电线未穿管保护、电线老化、线路损坏、私拉乱接电线等问题,极易导致线路短路、过载从而引发火灾。
养老院发生火灾本就难以逃生,加之消防通道杂物堵塞、窗户安装防盗网窗时没有开设逃生窗口,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影响火灾疏散逃生和消防救援。

设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以及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明确并落实责任。强化防火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养老院管理人员应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工作人员应注意老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醒老人用电用火安全,不使用大功率电热器具,不卧床吸烟等。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门厅等地方不能堆放杂物。不违规设置铁栅栏、广告牌等。安装防盗窗的场所,要开设逃生窗,确保逃生、救援、防盗三不误。工作人员应定期巡查,保持疏散通道安全畅通。
电气线路要采用金属、PVC阻燃管穿管,开关、插座要进行防火隔离,严禁私拉乱接电线。
养老院应定期举行消防演练,帮助老人和员工熟悉院内逃生路线和应对流程,尽可能减少面对火情时的惊慌失措,耽误求生时间。体弱、行动不便的老人应安排在离安全出口较近的位置,便于转移。
编辑: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