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架无人机从头顶上空飞过,它可能是紧急情况下的“空中基站”,可能是正在巡查巡检的“城市管家”,也可能是检测空域的“安全卫士”……千米之下,机遇无限。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河南移动持续深化5G-A技术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加速落地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打造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带,助推郑州低空经济乘势起飞。

低空应急通信:一座会飞的“空中基站”保障信号

随着社会对应急救援效率要求的提高,低空应急通信需求持续增长。在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森林火灾等发生后,道路损毁导致救援人员及车辆等很难进入受灾地区,无人机能够快速穿越障碍,搭建“空中基站”,为应急救援提供通信保障。

据介绍,中国移动聚合5G网联无人机产业生态,携手20余家无人机、卫星通信等合作伙伴,共同研发航空应急通信产品与服务。凭借空天地一体航空应急能力体系,河南移动落地低空应急通信应用场景,在断电、断路、断网情况下,可第一时间对受灾地区开展信号保障工作。

此前,河南移动郑州分公司在黄河流域开展低空应急通信保障演练,调度系留无人机并搭载“空中基站”,同时结合便携式指挥调度平台,在现场快速组建公专网结合的应急通信网络,成功解决黄河流域信号覆盖及紧急情况下地面信号缺失问题,助力相关部门研判决策,大大提升了救援处置效率。

低空巡查巡检:有AI的“城市管家”高效精准

传统巡查手段受限于地形复杂、建筑遮挡等影响,容易出现监管盲区。无人机能够突破这些限制,迅速抵达人员难以到达区域或危险区域,通过高空视角巡查,执行高精度、高效率的任务。

“依托5G-A低空智联网,我们基于低空巡查巡检应用场景打造了环保一体化5G网联无人机指挥调度平台,实现了快速、智能处理的环境执法业务闭环。”河南移动有关负责人介绍,“一套低空设备”+“一个政务巡检平台”的“一机多巡”全新模式,既降低了政务支出成本,又将巡检问题发现率提升了55%。

目前,河南移动已经在全省18个地市开展了多频次、远距离低空环保巡检作业。前不久,河南移动郑州分公司也开展了低空巡查巡检应用场景的演练,在郑州市水域、河道及重点施工区域,无人机搭载移动AI识别算法,有效识别城市垃圾和违规施工,为城市环境治理提供了高效保障。

低空飞行监管/机场安防:火眼金睛的“安全卫士”筑牢空域防线

随着无人机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飞行风险不断上升。河南移动积极布局低空飞行监管、机场安防应用场景,助力提升低空防范效能。

“通过部署5G-A通感一体基站及光电设备,我们构建了一张低空连续覆盖的感知网络,可对120米以下的空域无人驾驶飞行器进行精准感知、预警,实现低空飞行‘可视、可管、可控’。”河南移动郑州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在新郑机场、郑州航院等涉密区域,他们开展了“黑飞、乱飞”等无人机监测任务测试,提高了涉密区域空情监视及飞行保障能力,打造了“通信+感知”的低空信息基础设施样板。

以通感一体为代表的5G-A新一代通信技术,正在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有效助推空域智能化、互联化、产业化发展。接下来,河南移动将进一步发挥运营商的禀赋优势,加速打造集通信、导航、感知为一体的低空智联网,全力推动数字技术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构建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的“高速路”“红绿灯”,助推郑州在全省乃至全国低空经济发展中走在前、勇争先。



统筹:刘国红
编辑:薛梅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