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激活农村要素资源的重要枢纽,经开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持续深耕闲置资产盘活领域,通过构建规范化流转体系、市场化配置机制与廉洁监管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阳光动能”。日前,前程办事处螺蚯湖社区270亩闲置土地3年经营权项目的成功交易,不仅实现了集体资产增值,更成为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制约的实践范本。

闲置资源焕新颜:从“沉睡资产”到“清廉增收”

长期以来,螺蚯湖社区270亩土地因历史遗留问题处于低效利用状态,不仅造成资源闲置,更暗藏基层资产处置不规范的潜在风险。经开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主动作为,组建专项服务团队下沉基层,采取“实地踏勘摸家底—需求调研问民意 —方案定制优路径”的“三步工作法”,为项目量身打造市场化交易方案。4月18日项目挂牌上线时,同步在社区公告栏、村级微信群发布包含标的详情、竞价规则、监督电话的“阳光清单”,让权力在“阳光透明”的机制下运行。4月27日竞价环节,依托平台“线上信息发布 + 线下精准推介”的立体化营销网络,多家市场主体通过全流程线上竞价系统公平竞争。经过36轮激烈角逐,最终以 162 万元 / 年的价格成交,较初始挂牌价溢价 42.86%,3年周期累计为村集体增收153.2115万元。这场 “阳光下的交易”,既打破了过去私下流转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空间,更通过“制度 + 科技”双保险,让村民亲眼见证“沉睡资产”转化为“增收活水”的全过程。

平台机制显效能:构建“阳光交易、价值发现、廉洁防控”三引擎

此次交易的圆满落地,集中彰显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制度优势。平台搭建“物联网 + 产权交易”数字化平台,引入区块链技术对交易公告、报名登记、竞价过程、成交结果进行全流程存证管理,形成不可篡改的 “数字台账”,确保交易环节“全程留痕、实时追溯”,从源头防范围标串标、暗箱操作等微腐败风险。通过市场化竞争机制与廉洁防控体系的深度融合,不仅推动土地资源与优质经营主体精准匹配,更让溢价收益真正惠及民生。

盘活存量开新局:打造“清廉村居” 建设“经开区样本”

针对辖区内部分已征未用土地存在的闲置问题,经开区以此次交易为示范标杆,将防范小微腐败贯穿资源活化全过程。各镇(办)、管区开展闲置资源专项清查行动时,同步建立“资产底数清单、问题隐患清单、整改措施清单”3张廉洁风险台账,对历史遗留的低价承包、合同不规范等问题启动专项整治。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在完善 “政策咨询—价值评估 —交易撮合—后续监管” 全链条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创新推出“廉洁交易承诺书”制度,要求交易双方、中介机构签订包含“不输送利益、不泄露信息、不干预流程”的三方承诺书,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此次 270 亩土地的成功盘活,既是闲置资源高效利用的经济账,更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政治账。随着“制度 + 科技 + 监督”三位一体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日益完善,经开区正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让集体资产在阳光下增值,让改革红利在规范中释放。

记者 谢鹏飞 通讯员 刘飞


编辑:李佳露
统筹:张改华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