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6日,嵩山春意盎然,天朗气清。登封市作家协会主席顾君义携15名成员,走进嵩阳街道崇福路社区居委会嵩山木雕展示传习馆,开展“探寻非遗嵩山木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主题采风活动。通过专访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振北,深入挖掘这一千年技艺的历史脉络与文化精髓,见证其在当代的守正与创新。
踏入传习馆,原木清香沁人心脾,上百件木雕珍品陈列其间,诉说着创作者的匠心独运。作为登封市政协委员、河南省非遗嵩山木雕代表性传承人,王振北向采风团介绍了作品的创作历程。从历史人物到神话传说,从龙凤异兽到花鸟鱼虫,作品题材包罗万象,技法涵盖阴雕、阳雕、浅浮雕与线雕,以象征、比喻等艺术手法赋予木头深刻灵魂。
“嵩山木雕始于先秦,历经千年传承,融南北技艺之精华,独树一帜。”王振北表示,中岳嵩山作为“中华民族的父亲山”,三教荟萃、文化深厚,为木雕艺术提供了丰沃土壤,工匠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对美的执着追求,在木材上雕琢出精美的图案,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每一道纹路都是历史的切片,每一次创作都在表达心声。王振北作品既承袭传统建筑群中的礼制与宗教文化,又融入时代主题,很多作品彰显了爱党爱国情怀与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印记。
活动中,王振北强调:“嵩山木雕的传承离不开党的引领与新时代的文化复兴。”他介绍,木雕艺术在古建筑群中跨越近2000年历史,保存种类之多、内涵之丰富世所罕见。如今,通过融合现代审美与创新技法,这一古老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上午11时,采风团于嵩山木雕艺术研究所前合影留念。登封作协主席顾君义总结道:“艺术都是相通的,一切艺术成就的取得都蕴含着创作者的心血、智慧、思想与审美意识。王振北先生的工匠精神与创新意识值得学习。作家当以笔为刀,记录嵩山故事,传承文化根脉,创作有灵魂、有温度的作品。”
正观新闻记者 苏瑜 通讯员 顾君义 焦巧芳 文/图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