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日从二七区嵩山路街道望江居社区获悉,今年以来,望江居社区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反诈治理效能,通过“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员沉在楼栋里、服务送到心坎中”的红色治理模式,形成“党组织牵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反诈共同体,将防诈宣传融入基层治理“毛细血管”,为守护群众财产安全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协商共治:搭建反诈议事“连心桥”
望江居社区党支部构建党员交流研讨会、网格议事会、居民议事会三级协商平台,收集整理出“冒充抖音客服退费”“虚假投资理财”等12类高发电诈案例。创新开展“反诈实训”主题党日,组织党员实战演练“冒充公检法”“刷单返利”等骗局。31名党员结合议事成果,开展线下入户宣讲活动。“通过议事协商,我们捕捉到年轻人易陷兼职陷阱、老年人频遭保健品诈骗的规律,让宣传更对症。”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毅介绍。
靶向施策:打造分众宣传“强磁场”
针对辖区1.5万居民中75%为年轻家庭的特点,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络。线上依托53个居民网格微信群实施分众分类策略,向老年群体推送“保健品陷阱”“养老金投资”情景剧,为年轻家庭选送“兼职刷单骗局”“网恋交友”等短片。线下创新“文化+反诈”模式,在“以歌会友”活动前播放《反诈disco》,亲子活动时穿插《游戏充值骗局解密》微电影,实现“每场活动都是反诈课堂”。
针对近期高发的“冒充抖音客服退费”诈骗,社区每日推送真实案例至居民群。典型案例显示,诈骗分子以“账号异常”“会员退费”为由,诱导居民点击钓鱼链接,曾有5户家庭因此损失超2万元。“社区每日推送的诈骗案例真是‘及时雨’,身边人的真实案例最能敲醒‘梦中人’。”73岁的微网格长黄和平说道。
反诈不仅是技术战,更是人心战。望江居社区将“家校联动”作为突破口,联合辖区3所学校开设“反诈课堂”,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200余份,引导学生化身“家庭监督员”。“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这种‘裂变效应’让宣传事半功倍。”社区反诈专员表示。
长效赋能:构建全民反诈“同心圆”
社区激活“微网格”治理效能,组建由退伍军人、教师等组成的“反诈志愿巡逻队”,定期开展案例分析会。老党员李国富利用邻里信任度高的优势,在茶余饭后向居民讲解诈骗套路,成功劝阻3起潜在诈骗。“群众参与让反诈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翟艳萍感叹道。
为巩固成效,望江居社区党支部推动反诈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一方面,联合派出所建立预警联动机制,对高风险人群实行“一对一”干预;另一方面,依托红色物业,在电梯增设“反诈日历”,每日更新诈骗套路解析,让防范意识融入日常生活。“我们在快递包裹上粘贴“警惕退款诈骗”提示,日均覆盖300余件。”辖区菜鸟驿站负责人介绍。
从“微网格”到“大平安”,望江居社区以绣花般的精细治理,将反诈宣传转化为可感可及的民生温度。这里没有高深的技术,却用最朴实的“土办法”,在千家万户间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记者 朱翔宇 通讯员 申蕊闻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李佳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