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大风新闻报道,近日,四川游客李先生在云南大理古城流动摊贩处买完西瓜,出于好奇用自己的苹果15手机(标重170克)复秤,竟称出“0.34千克”的重量,进而与商家发生争执,后又升级至网络纠纷。对此,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表示,大理当地确实存在“市斤秤”和“公斤秤”混用的情况。
网络舆论方面,外地网友普遍支持其维权,认为“商家明显调秤”;云南本地网友则多数指其“不懂习俗”,称当地惯用市斤计量,秤面显示的“千克”实为“市斤”单位。当地一自媒体博主还发视频称,李先生质疑“市斤秤”的行为似“憨鸵鸟”。
严格来说,依照相关法律规定,我国法定重量计量单位为“千克(公斤)”,而除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以外的其他计量单位为非法定计量单位。国家明令禁止的非法定计量单位包括用于市场贸易的市制单位。简言之,“市斤秤”已被明令禁止了。
“千克”指公斤,应有一定强制性。否则,混乱的“公斤秤”和“市斤秤”充斥市场,很容易造成示值歧义。消费者摸不着头脑,还容易为市场违法投机者所利用,“市斤秤”变“鬼秤”,扰乱市场经营秩序。
作为一座面向全国游客的旅游城市,应当自觉遵守法规。即便当地习惯使用“市斤秤”,也应与时俱进,按实际情况作出调整——这是在古城景区,外地游客应该占了大多数。一方面,应当设置称量标准提醒、设置“公平秤”复秤;另一方面,应强化市场监管,推动执行统一称量标准,改变“公斤秤”和“市斤秤”混用的现状。
如果商贩没宰客,顾客也不是无理取闹,那么当场沟通解决就好。网络上一些地域化言论没有必要,反而会激化矛盾,引发对立情绪,造成负面影响。
换位思考一下,谁都有出门在外的时候。无论是谁,出门旅游都想更多体验当地特色,也都害怕上当受骗。所以,应多一分理解包容,少一分苛责偏见,让人真正乐于“入乡随俗”才行。
此次事件由一起纠纷变成一场口水仗,当地有关部门应当给公众一个说法,以平息网络争议。电子计价秤事关老百姓的“菜篮子”,“斤斤计较”没错,也很有必要。(正观评论员 韩静)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陈若松
编辑:任思凝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